


《家教文墨香》家教篇
教子成材贵在得法
文/韩积蕊(山东)
孩子教育是一个常讲常新与时俱进的永恒话题。
孩子毕竟是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常抓不懈,防微杜渐,警示提醒,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俗话说:严父慈母。父亲严厉的家教和规矩,逐渐形成孩子对家族权威的尊重。母亲的事事关心,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母爱的温暖。父亲对孩子一定严格管理。若孩子们各行其是,自由散漫,一旦出了状况,悔之晚矣。
芸芸众生,各有千秋,一个孩子一朵花,一个家庭一个样,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根据孩子实际,因势利导,使其成材。我们身边教育孩子成材的实例很多,下面介绍几例,供大家分享。

父母的格局,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教师,对女儿的学习严格督导,常抓不懈。某日,孩子背诵古文,背不过,硬纸筒戒尺责打、罚站,孩子哭,哭着也必须背诵,直到熟练背诵为止。源于母亲的严格教育管理,女孩考上了师范院校,毕业后自愿选调到偏远的农村任教,给农村教育贡献力量,奉献自己无悔的青春。笔者去师院听课时,曾和这位活泼开朗的女孩交流过,她颇有感慨地说:“我最敬佩的就是母亲”。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父母的格局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一位工人师傅,吃尽了缺少文化的苦头,为了教育孩子成才,工作之余,他天天读书看报,抄编文章,孩子因此特别崇拜他,学习劲头倍增,上高中后学习成绩斐然,最后考取理想的学校。这位工人师傅以身作则,终于如愿以偿。
身教胜于言教是孩子成才的真经。
今天,许多年轻父母,也陪孩子做作业,一边玩手机,一边唠叨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经常埋怨孩子学习不好,口头上也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就是心比天都高,言传身不教。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位小学校长的儿子从小梦想当医生,初中阶段学习有些散漫不专心,针对此情,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田间除草,中午一点时分,赤日炎炎似火烧,儿子又累又饿怨声载道,闹着要回家,这位父亲耐着性子,干不完活就是不能回。采取“经受磨难”的方法,让儿子觉醒,不好好读书,就得受点累、吃点苦。从此之后,孩子勤奋学习,考上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北京301医院,实现了治病救人的最高梦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一位在镇政府工作的父亲,儿子在二中上学,孩子脑瓜聪明,性格内向,母亲的唠叨充耳不闻,迷恋上网打游戏,老师劝说也不听,停课处罚,这位父亲怒斥无果,就让孩子背着药桶子去责任田里打药,天天坚持去,“小锅饭焅起来”孩子终于认识到错误,改邪归正,努力学习电弧焊工艺,招聘到某公司成为技术骨干,并娶妻生子,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父母的认知梯度,决定孩子的成长高度。做父母的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利用多种方式,或者身体力行,或者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这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将美好的德行坚守下去,孩子必定用自己光辉的未来回报父母辛勤的付出。



作者简介: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民盟临清总支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市家教名师,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部: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公益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