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方女士《临江仙.故乡的千亩荷塘》简析
文/王楼(内蒙古)
临江仙•故乡的千亩荷塘
文/宋方(内蒙古)

郭外十里浊流畔,方塘千亩接天。青圆翠伞满河湾。碧池火炬挺,鱼跃起微澜。
蟾兔凌空清凉夜,丝丝飘馥缠绵。涟漪倩影惹人怜,馨香熏客袂,蛙鼓毕宵喧。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佳作,诗中有画,画中蕴情,文笔细腻,意象鲜明。有声,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读后,如享大餐。
下面,我对这首词作一简要解析,与大家分享。
上阕,一二句“郭外十里浊流畔,方塘千亩接天”。开篇扣题。上句交代荷塘的处所即城外十里的黄河岸边。句中“浊流”借指黄河,因黄河水混浊而得名,这用了借代的辞格。下句写荷塘的广阔无垠,用“千亩”言其广,用“接天”言其辽远。“接天”一词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三四五句“青圆翠伞满河湾。碧池火炬挺,魚跃起微澜”。第三句描写荷叶,“翠伞”是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满河湾”三个字写出荷叶的茂密,“满”字这个形容词用得非常贴切。第四句描写荷蕾,也叫荷花箭,也用了一个比喻,即把它比为“火炬”,这既可以使我想象荷蕾的形体,也可以使人想象出它的色彩。笫五句描写动态,即荷塘中鱼跳跃时激起微微的波澜。这三句话为续者勾勒了一幅有形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使人大饱眼福。

下阕,描写荷塘夜景。一二句“蟾兔凌空清凉夜,丝丝飘馥缠绵。”首句笔锋一转,点明是皓月当空的空气清新且凉爽的夜晚,第二句写阵阵晚风吹来的浓浓的香味丝丝缕缕,连绵不断,沁人心肺,令人沉醉。最后三句“涟漪倩影惹人怜,馨香熏客袂,蛙鼓毕宵喧”。第三句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月光下的波光倩影,即倒映在水中的荷叶荷花的美丽的身影,“惹人怜”即招人喜欢、怜惜,这又用了拟人手法。第四句说荷香熏染了游客的衣袖,再次强调香味浓郁,这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写蛙声彻夜喧闹,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生机。
总之,这首词选材紧扣命题,构思巧妙,上阕写昼景,下阕写夜景,内容各有侧重。文笔细腻,意象鲜明,语言鲜活,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状物有形、有色、有声、有味,写景有动有静,画面鲜明,引人入胜。因此,此词堪为写景状物力作,值得学习借鉴。
雨中荷塘(新韵)
王楼(内蒙古)
雷鸣电闪雨滂沱,鹳鹤惊慌躲进窝。
朵朵琼花抛碎玉,田田翠叶舞婆娑。
青蛙水渚欢声唱,白鹭芦丛奋力搏。
荷箭身倾微颤抖,苍翁戴笠钓南坡。
2022.7.19

【作者简介】:王楼,网名老教师,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包头诗词学会会员,敕勒诗社会员,晚晴诗社社员,部分诗词作品、诗词评论发表于《包头诗词》、《晚晴逸韵》、《九原群文》及诸网络平台。先后由诸微刊平台出诗词专辑、诗词赏析专辑百余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