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27)
诗║李耀文
第六章~第十二节
开元盛世物阜民丰
玄宗用贤政治清明


公元七零五,皇帝又变更。
李显复帝位,是为唐中宗。
韦氏封皇后,又一女灾星。
极尽天下奢,享乐在后宫。
效法武则天,想把皇帝称。
女儿名安乐,仗权亦胡行;
公元七一零,连出大事情:
韦氏与安乐,毒死唐中宗。
临朝命天下,一派则天风。
旧臣不想看,女主再横行;
皇族有李旦,公主曰太平。
李唐之血脉,都是则天生。
还有李隆基,少年人中龙。
有勇有智谋,身边聚贤能;
隆基下决心,维护唐朝政。
联合羽林军,深夜杀入宫。
韦后与安乐,斩杀归阴冥。
清除其党羽,朝廷方安定;
拥李旦上位,是为唐睿宗。
睿宗即位后,朝臣大调整。
隆基立太子,忠心辅帝政;
时隔两年后,太子把基登。
改元为开元,是为唐玄宗;
执政有阻碍,太平又干政。
朝廷七宰相,五位属太平。
同党暗谋划,企图废玄宗。
玄宗当立断,党羽全清空。
罢黜依附官,又赐死太平。
财产归国库,内乱被息平;
玄宗初展志,治国安宫廷。
张嘉贞韩休,杜暹张九龄。
张说李元统,姚崇和宋璟。
九人为宰相,共同辅朝政;
虚怀纳臣谏,君明臣又忠。
朝廷有朝气,民安政稳定。
改革旧吏治,监督州县令。
考察其政绩,贤上庸者停。
限制及第人,官少防懒庸。
上下同心力,吏官素质升。
经济行节约,多次清后宫。
放还宫中女,人少开支轻。
清查逃亡户,籍外之田垅。
文化教育上,优待诸儒生。
亲自去考核,新任之县令。
唐朝文化业,迈向新鼎峰。
开元之盛世,美誉万世称;
公元七二五,盛世唐玄宗。
效仿前朝帝,泰山把禅封。
百官与贵戚,酋长皆随行。
准备就绪后,洛阳起始程。
车马浩荡荡,旌旗舞劲风。
绵延数百里,路拥水不通。
历尽艰辛路,登上泰山顶。
十一月十日,封禅始进行。
先祭昊天帝,又把地神敬。
行完封禅礼,人马返京城。
历代帝王愿,盛世之象征。
注:❶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
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唐隆元年(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唐玄宗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四月甲寅日(762年5月3日[19]),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❷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七年,公元710年5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享年五十五岁。十一月葬于定陵。曾用年号 嗣圣 公元684年 神龙 公元705—707年 景龙 公元707—7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