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道挚友 翰墨情深
我的书道挚友李桂强,是著名军旅书法家、收藏家,曾获总政表彰“全军自学成才标兵″和国家文化部颁发“共和国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四会市政协第九、十届委员,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现任职《中国美术市场报》总编、副社长。
少年时期,爱好相识。 李桂强,1963年出生于四会市迳口镇元龙岭村,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1981年,他就读于四会地豆中学高中,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写得一手好字,经常被老师安排编写学校黑板报。后来被美术老师江轩赏识,收为书法弟子。
江轩老师与我同是罗源镇沙美村人,每年学校放暑寒假,他都会回乡度假休息。说来也巧,有一次,我拿“写字作业”到江老师家请教,江老师见到我马上介绍:“这位就是我以前讲过的学生李桂强,他顶住家庭压力,告别父母亲住在我家中,白天,帮我做家务、干农活,有时还到石场做散工;晚上,不怕辛苦坚持练字学习书法”。听了江老师介绍,我觉得此人不寻常,不由产生了敬意,同时,也被他的“自学精神”所打动。一个背井离乡立志追求书法的追梦人,精神可嘉,是十分难得的。现在每当回忆往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青年时代,学习交流。自从在江轩老师家认识李桂强,每年放暑寒假期间,在家乡沙美都能见到李桂强的身影。记得有一次还请他来到我家作客,一起聊天拉家常。我们彼此学习书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江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学习书法进步很快,创作水平也有所提高。
1982年10月,李桂强响应祖国号召,光荣入伍,来到广西贵县53025部队。之后,大家很小见面,但鸿雁传书,交流学习书艺一直在延续……这是我与桂强道友一段难忘的翰墨缘!
近日,由于新居落成乔迁,在家乡整理房间的书柜中,发现一个发黄发黑的旧牛皮文件袋,拆开一看不禁惊喜,原来袋里装有一封30多年的信函,珍藏着李桂强1990年4月写给我的书信(详见截图),信中有向我父母双亲致以问候与祝福、也有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和鼓励学习书法等内容,字里行间充满暖心,透露出一股浓浓乡味。
参加工作,不忘故乡。我自幼受到江氏家风文化熏陶,与李桂强相识并得到江轩老师的教学指导,在罗源读书时因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参加书法比赛受到学校奖励和社会关注。
1986年8月, 罗源镇文化站因工作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一名“能写能干”的工作人员到站工作,我荣幸被选中。工作期间,我几次邀请李桂强到罗源镇文化站指导工作,参观文化中心,欣赏书画作品展,他对文化站工作表示满意,并赞扬罗源镇领导重视文化建设,文化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期间李桂强还欣然命笔,勉励题词,留下了珍贵墨宝。2003年9月,分别为我题写了“大展鸿图”横幅、“情比黄金贵,志如白玉坚”;2020年夏,为我书写罗宗志的楹联“志存高远,砥砺修为文使者,坚守初衷,豪情泼墨笔生花”等书法作品。
2020年8月6日,罗源镇文化站再次邀请李桂强,以“家乡”名义参加罗源风采书画作品展暨《诗联书画集》赠书仪式,他在活动开幕式上致词并赠送书法作品,罗源镇党委书记焦亚邱为李桂强颁发了书法作品《收藏证书》。从此,“军旅书法家李桂强”的名字,很快在他的“第二故乡”罗源流传。
时值壬寅新年,衷心祝愿李桂强,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书艺的道路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开拓进取,笔耕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书法精品。同时,谨代表家乡人民衷心感谢李桂强对罗源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愿我们在新的一年携手共进,共同书写罗源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 江志坚/2022年1月6日深夜)
责编:陈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