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刘金荣《拙墨园笔记》出版发行
王世元
盛夏五月,刘金荣《拙墨园笔记》正式出版发行,可喜、可贺。拿到新书,信心满满,准备写一些话以示祝贺。可是一看书前刘千生、霍静梅两位主席的序言,顿生“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不过千难万难,准得说两句才能对得住金荣先生的一番辛苦,才能不枉和金荣主席同志一场。


回忆起和金荣先生的相识,好像是矿区书法家协会的一次活动,当时看到金荣的书法眼前一亮,因为自己也曾想学过,且练过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林林总总客观原因,最终半途而废,然而金荣作为一个女士能有如此高的书法造诣真是很不简单。后来随着活动的增加,又逐渐知道金荣不仅书法造诣颇高,且还写诗词,看过她的诗以后感到金荣书法的字外功夫颇深,心中又暗暗增加了几分敬佩。但她毕竟其在教育线工作,与之接触还是少,甚至还闹出了“笑话”。2020年1月,矿区文化中心举办迎新春文艺晚会,我因工作关系,在现场拍照,当时因认识横西社区副书记杨玉花,看是横西的旗袍走秀节目,就拍了一些照片。半年后和几个同事看晚会照片,有人指着其中一个说这不是横西在教育局上班,好写毛笔字那个金荣吗?我还说:“不是”。最终仔细观看一番,才发现自己拍了半天,竟然没有认出没戴眼镜的金荣。心中一动,嗬!金荣还是舞蹈走秀高手,当时光顾着抓拍、抢镜头竟然没有认出,真是笑话、笑话。再以后,作协几个人在一起坐着,金荣没言没语就喝了两杯酒,心中又想酒风看作风,金荣还是个“女汉子”。后来,到一个歌厅去唱歌,轮到金荣,她一曲字正腔圆的《大碗茶》彻底又把我征服,金荣啊金荣,你的“水”到底有多深?怎么哪行也能?后来又听人说,金荣唱戏也是“高手”,摄影也是行家,且教学工作、机关公文也是二齿钩子挠痒痒——硬手一把。感悟一番后,拿笔为她写出:“陉山才女有其名,诗文书乐信手擒。最喜人爱心里美,歌舞走秀露真容”的赞语。尽管如此,也没有发现全金荣的才艺。直到今年看到其《拙墨园笔记》出版发行,认真拜读其大作后才感觉到,金荣才女,名副其实。必须要写几句话才能不负和其交往的友谊,于是便有了如下感悟。

感悟一,“心”。《拙墨园笔记》体现了金荣“生活的美无处不在,不是缺少,而是发现”的“有心”。从《印象童年》的“分粮、喝豆汤”“拾柴、剜菜、捡兰炭”的小事,到《闲品旧岁话新年》中的“集市”“美食”“花会”民俗,再到《风物咏怀》赞美家乡的《梦之湖》《小城老树》《小城春事》,最后到《沙海如笺行作痕》《石鼓无声幸自名》《高原堑谷醉丹霞》《黄栌尽染几山红》赞咏祖国山川之美的美篇大作,处处体现了金荣观察事物小处着眼,民情风俗近处着手,歌咏家乡风貌,赞美祖国山河高屋建瓴、出手不凡,光几篇文章题目就是歌颂祖国的一首好诗。正因为“有心”,其才能在“工作之余,放飞心情,发现和记录美”。才能将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拾柴、剜菜、捡兰炭写成文章;才能在出游陶冶情操中将美景变成美文,与众人共飨。特别是在与朋友相交中不仅交情,更能交心。如:《在春天》“受到过春天洗礼的人,拥有着一颗春天般温暖的心,他同样把春传递给使人,那么,这世界也将始终保有春天的模样,时时让人温暖,给人力量。先生已远去,但他留给世人的温暖永存。生命可以消逝,但他的精神永在,诗句长存。”《初识云山》“独爱寒梅香一段,从来王者隐云山”《“暖女”冬冬》“油菜花中,一个身着红裙、头戴草帽的女孩儿,手中握着画笔,在画板上天真无邪地涂鸦,把眼前的世界渲染得五彩缤纷。写真如此,生活中的她亦是如此。”不是写者“有心”何来如此美文。

感悟二,“爱”。《拙墨园笔记》体现了金荣“人心向善,上善若水”的“大爱”。她坚信“拥有一颗爱心是衡量成才成功的标尺。爱像口袋,往里装是幸福,往外拿就是成就感。”所以她爱家,爱亲人。在《家》中她对老房进行了深深地思念和回忆,尽管在记忆中老房简陋又跑风漏气,但只要家中有父母姐妹,就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在这里她有趣味的童年和为其付出的辛苦,故“每每提到家,一直是那个生我、养我,有着儿时乐趣和成长经历的老房子”。充分体现了老话说的“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思家、念家情结。在《怀念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故乡如月》等文中则是表现了对父母的“牵挂与思念,”尽管是“苦涩,心痛难挨”却是“而又渴求拥有的滋味”故“那滋味,萦绕心头,永不散去”。而写在水晶婚的日子《四十而获》则是对家中的另一半真情的流露。“与他生活的十五年中,从衣食起居、生活习惯到接物待人,从他身上我没有看到‘富二代’的身影。他不讲究吃穿,待人诚恳,做事不怕吃苦不怕累,与他相处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实诚人’。”“四十而获,十五年,我和爱人之间已少了年轻时的狂躁,感情和日子由张扬而沉淀,由漂浮而深厚,更多的是一种安心相守的感觉,一份割舍不断的亲情。”“风风雨雨十五年呀!没有时间让我去体味这其中的苦与乐,让我们忽略了许多感情上的东西。水晶对我来说意味着纯洁、高贵、美丽、坚固,它晶莹剔透,但是同样易碎。生活的风雨中,愿我们共同呵护、共同经营一份相守一生的美丽。”这不是现实版的“举案齐眉”和“相濡以沫”吗?愿金荣:夫唱妇随,家庭和睦,妇唱夫随,白头到老!

感悟三,“情”。《拙墨园笔记》体现了金荣浓浓的家国情、山水情、文友情。《山野梨园锦绣春》《勇武代代“大合门”》《戎马生涯桑梓情》这都是金荣抽业余时间自行走访亲历者后写出的上几千字大作。其中《山野梨园锦绣春》讲述了素有“戏窝子”之称的西王舍几代唱戏人面对社会发展变革,努力做好传承,使之终于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故事。这些充分体现了金荣对祖国的感恩深情。“阳光明媚的日子,心就像长了翅膀,每一次迎风而立,都张开双臂,除了御风,还能抓住一些东西,荒芜的心海再现绿洲,生命的葱翠在风中战栗”则是金荣在领略了库布奇沙漠、灵山自然风景区、丹霞地貌的美丽风光产生的感悟。《驼梁半日》《娘子关游记》《瓷乡枕水入梦来》则是对家乡一带美丽山川的赞颂。体现了金荣的“山水怡情”。“有这样一些人,不与百花争春,却如暖流喷涌,靠近他,就照亮了自己”这是金荣和诸文友心灵交流后的体会。金荣自2009年担任矿区诗词协会副秘书长后,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单就其《时代的律动 生命的诗行》《便引春风唱宇寰》《“爱上层楼”的诗词情缘》《植一株常青树在心里》四篇不同年代为诗协刊物《心泉》作的序文就可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这些既显现了金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独特品格,又展现了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奉献精神。

“成就他人,也是成就自己”这是雪泥老师对金荣的赞语,也是众文友对其的认可。“她从容地跨上了文学之塔基座的平台进抵塔腰,当然攀上塔顶还有更远和更为艰辛的路要走,可以期待的岁月里,希望看到她山高人为峰的身影,为太行山中燕南赵北一方水土上的文学艺术大军扬旗张帆。”是千生主席对金荣的希冀,同时也是包括我在内及其文友对金荣期望。拜读金荣《拙墨园笔记》,阅看金荣人生经历,能有如此成就,“腹有诗书气自华”,金荣就是最好的典范。
愿金荣情思如山川小溪绵绵不绝,文才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 壬寅季夏 于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