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赵春英,别名: 杨玉梅。河北栾城人,初小文化,烈士遗孤。爱好写作、唱歌。

编者按
烈士遗孤赵春英女士关于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所提供的个人在走访、了解、听前辈口述以及搜集的英烈资料,通过整理将在本头条陆续刊登。望广大读文爱好者,激起共鸣,不能忘记现在的大好河山来之不易,为祖国统一与建设添砖搬瓦,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辑: 安保川
2022.7.18 
我的追忆录
我叫赵春英,生于1960年2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东牛村:
1975年,我16岁10月的一天,我跟伯父李元富去北京看望二姑妈赵芳兰,晚上李元富从棉衣贴身衣兒拿出层层包裹着的信封中拿出杨虎城将军的遗像,

还有当年杨将军给他的任命书,让二姑和姑父李良彬看,二姑夫也是爱国民主人士,当看到杨虎成将军的遗像以及已知杨将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心中不兔产生一种敬畏之心,敬佩和激情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深情厚义的种子。当天晚上与二姑交流了自已的感触,虽即建议针对李、赵两家的家族血缘关系以及李元富膝下无儿无女的状况,二姑夫并在白天与李元富的交淡中。

隐隐约约察觉到李元富兄对姪女春英的特殊好感和亲近感,看着像把自已余生之事和心愿托付给姪女春英。谁知第二天早饭后,二姑让我磕头认李元富伯为爸,没给买衣服,给一张黑白中年男人的照片,又说了些我不懂的话。第三天一早带我去拜见杨虎城将军长子杨拯民叔,

中午和我们一起吃饭,第四天拯民叔开完会陪我们去解放军301院探望孔丛州爷爷。第五天吃了早饭就直接乘火车回家了!??
18岁那年寒衣节,爸与涉县张叔带我到井陉乏驴岭村,为三秦万名烈士送寒衣,我初次去不懂,看到铁桥下小河流水,山上柿子像过年的红灯笼,

很高兴!当走到烧纸处让我摆祭品时,爸点着纸说:“我的战友兄弟们,今天是寒衣节,我李元富和张弟,又来给你们送棉衣了,还有肉夹馍等食物,天冷了大家都多穿点吧!顺子弟和三娃弟,你给行走不方便的战友们送去”。

今天我把咱们的女儿春英带来了,说着泣不成声,张叔也泪流满面地说:“战友兄弟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烟、酒,你们吃饱喝好,朝着家乡的方向,看看你们的父母吧”!还有乏驴岭村一位叔叔也痛心地说:″你们为抗日而牺牲,离家又远,放心吧!每年有村民为你们烧纸、送棉衣”,

元富爸撒着纸钱又说: 咱们 “赵师长说:‘这里的山水草木,都是你们年轻的鲜血和生命染红的”。爸泣不成声,泪如雨下……!
当时,听爸所说的这一切,如同看抗日战斗影片,被感动的我放声大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