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重要历史名人 · 杜牧
文/傅少森
63、杜牧(客籍)
早期仕途杜十三,才华出众赋阿房。
监察御史长安赴,逃过风波甘露变。
宣州遇故张好好,凭吊史迹多诗篇。
为人倜傥不拘礼,刘李党争受牵连。
兴利除弊刺史任,关心人民报恩还。
迁官外放抒怀志,禁毁佛教撰文赞。
樊川别墅重整修,以文会友度暮年。
文学成就多方树,意主气辅融合兼。
比兴托物题材广,风貌独特笔峭健。
雄姿英发堪俊美,流韵疏朗精致婉。
豪迈香艳两皆具,遣愁吊古感怀纤。
忧国忧民壮怀寄,伤春伤别绮柔绵。
古风绝句韵味隽,律诗散文远神显。
寓少拗峭矫时弊,鹤舞长空蒲洒然。
剔除浮艳避骄垢,朴实潇洒立于巅。
注:1)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2)828中进士,历任观察使、转安徽淮南节度使及池州刺史等职,在安徽宣城和池州任职时,留下了寄情山水的瑰丽诗篇,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而名扬天下。3)晚年居长安樊川别墅,后世称“杜樊川”;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以咏史抒怀为主,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