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师问道多快乐

文/屈军强

一支笔,一纸扬
跟我嗨
六书吉祥大爱泽
梅花自芬芳
一块石,一铁笔
跟着嗨
我自诚信祈善良
吉顺祝福祥
一句话,一种情
跟着嗨
阖家幸福快感朗
品美喜洋洋
一杯茶,一盅酒
跟我嗨
德诚心和乐章
笔墨好志强
一年情,一岁意
跟我嗨
人生自有福长
美意频开朗
一生好,一初心
跟我嗨
尚德行艺品香
心际如花芳

七古.太白行

文/李周省

车驶云飘青山过,
暑热难熬太白来。
溪流绕城山水美,
房车路旁享清凉。

2022.07.17(太白)

心悟

文/何俊锋

心若不安,人就永远不会有“稳”的感觉;而心中的欲望太强,就永远无法过那种即使咀嚼菜根也能津津有味的生活。只有心安性定的人,才能安心于朴素宁静的生活,才能充分享受平和简静的潇洒从容。身要安,性要定,当然首要心安。“天听寂无音,苍苍何处寻?非高亦非远,都只在人心”。心安定了,个性就安定了,个性安定了,身也就安稳了。一个人身心都在稳定安适得状态下,就会住茅屋都觉得妥当,粗茶淡饭也安之若素、甘之若饴。喧嚣的社会里,人心多处于浮躁之中。碰到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就自乱阵脚,慌乱愤怒怀疑等等情绪,就足以让人茶饭无心,食不知味。即使山珍海味当前,还是食难下咽,哪里还吃得出饭菜香。

只因心不安定,很多人住的是华屋,出入有名车代步,但终日烦躁苦恼,豪华的房子对他来说反而像个牢笼,根本无法享受安稳的生活。或许,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说法:“住茅屋便身安稳,菜根香让人性安定。”人类文明进化到如今,许多人已经开始反思并尝试,如何在过度开发的环境中,再度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古哲贤士在仕途中极度疲惫和厌倦后,往往会选择清闲的隐居,或登山择屋,守候一田茶树,静送日升日落,读自己想读的书,自己自足,作一个充耳不闻山外事,一心只管花树茶的“小隐”。更有甚者,看破红尘,身处闹市而心如止水,纵然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心情归一,这种可算是“大隐”,却是我辈极难达到的境界。

身处现代城市喧嚣中的我们,其实更向往“小隐”的生活,盖一间茅屋,在清山和秀水的夹角,种一田茶树,在种茶和品茶中找到生命的坐标。早晨,推开格子窗,有一轮红日从山的底角升腾。吃得三餐饱腹,何须山珍海味?住得防风避雨,天伦得以团圆,何须高楼大厦。行得健步如飞,何须鲜车驽马? 内心不安宁的人总喜欢向外攀缘,盲目地追求名利财色,而且“这山望过那山高”,比来比去始终没完没了。如果能将这攀缘的心收回来,安住在自己的本心本性上,心自然能安能静。物欲横流的现代,人如果能放弃功名利禄等各种欲念,冷却人世间的奔竞追逐,心安性定,不张扬、不虚浮,默默地坚守自己心灵的菜根香,就能长存其鸢飞鱼跃、活活泼泼的天性,淡然从容,以一份精神上的淡然空灵而遗世独立,笑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感苍松<忆老宅〉

文/成喜良

桂花八月绕宅香
赤子三春奉母飨
故士桑梓隽心腔
事国魂魄家根养
行稳致远望亲殇
箪食壶浆晓夕阳
沐晨淋露演赤章
一曲老宅意蕴藏

2022-7-17于家乡

人生路上多留德

文/屈军强

做人留德,仁义尚诚,美意延年
说话留德,德厚载福,快乐自在
处世留德,忠于内心,幸福如意
交友留德,诚信做人,宽容谦让
爱好留德,雅寄书画,拍美舞剑
积福留德,善人有爱,助人为乐
谦逊留德,忍让和谐,不骄不躁
勤苦留德,四时付辛,耕读传家
行孝留德,爱小敬老,人间真情
快乐留德,乐观开朗,福寿绵长
潜学留德,问古知今,开悟人生
感恩留德,饮水思源,回报社会

朋友你好

文/杨达

人生如书,念念不忘
岁月如歌,曲曲悠扬
问侯如诗,句句情长
祝福如画,幅幅珍藏

七绝-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

文/乾元

滚滚长江天地阔,
千帆过尽圣魂留。
乘风破浪群峰秀,
伟绩丰功万古流。

写于2022年7月16日

生活体感

文/何俊锋

生活就是一场琐碎的欢喜,以及一怀心仪的风景。在如流的时光里,借一处荷香,一处清凉,抒发我的情感,微笑向美,与生活温柔相待,与时光共度清欢。风起雨落的日子,那些花开花谢的时光,于我来说,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美,若是懂得,皆可入心。保持一份内心的淡然,对于生活也一直保持简单的态度,或许,这也是一种美好。 态度简单,内心平静,坐在窗前,享受生活,在鸟语花香中,让心情染上一份诗意,依着生活中的安暖,静守心灵深处的一份静美。安静在光阴的寂静中, 尽可回归自我,深有所思,也有所想,红尘烟雨,有意或无意。简单两个字,有人生的智慧,透着岁月静好,是清水涤心,是心素如简,是恬淡安然的人生态度。
也许,简单活着,就是一场幸福,我们只需要做好该做的事,走我们该走的路,其他的事,就交给时间,看淡世事,便会少了许多忧烦。

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青山不老,人却不依旧,执一杯淡酒,挽一缕清风,用心意表达,任由心境,涉水远足,信马由缰。不必介意流逝的光阴,毕竟生命如河川,每一次经历都是生命中独一无二的风景。珍惜当下,微笑向前,哪怕余生寂寞,心中也会丰富踏实,毕竟,我们与美好在红尘里一次又一次相逢。月涌银波,岁月如诗,年华虚度,容颜老去,生命中的美好,依然会如影随形,不离不散。静默在时光里,清风送香,繁花绕肩。人生本是一场愈行愈远的跋涉,走一段路,遇一些人,看一处风景,不计较得失荣辱,最后剩下的,就是一种淡然。

繁华落尽,千帆过尽,平淡归真处,守一内心半亩花田,一池素色的荷莲。安静的时候,于风儿私语,于落雨说禅,记下每一程走过的温暖,每一次邂逅的感动,每一季散落的心语。再多的诗和远方,终抵不过一碗饭,柴米油盐,粗茶淡饭,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人生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离不开烟火的气息,人生兜兜转转,不过是这一碗人间的烟火气,四时烟火不灭,人间安暖相依。寻常的人间烟火,却有着酸甜苦辣的滋味,柴米油盐中简单才是生活,最美的烟火气就是平平凡凡,真真切切,可触摸亦可回味,可饱腹亦可暖心,人生中所有的忧伤和不愉快,都可在这人间的烟火中得到治愈。人间烟火不用多复杂,只要饭菜合口,只要温馨幸福就好。余生,循着四季,听风听雨,慢煮生活,细品生活,淡淡时光,烟火平常,享人生平安喜乐。

军魂永铸 艺术常青

祝贺《礼赞新时代,丹青绘军魂——向建军95周年献礼》书画网络展

文/何俊锋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威武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时常回响在我们这些曾经身穿戎装的人们耳边, 我们曾经值守在祖国的天南地北,当听到军歌响起,更激励我们勇猛向前。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书画艺术瑰宝,长城书画协会咸阳分会在八一来临之际,举办《礼赞新时代,丹青绘军魂——向建军95周年献礼》书画网络展活动,是西安咸阳两地退役军人及退役军休老干部庆祝“八一建军节”的一次艺术成果展示和检阅。

此次参展的军旅画家,或为成名已久的画坛名宿,或为崭露头角的实力派,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无论哪种画种、风格,这些画家们都有着高尚的人格,有着军人特有的情怀和独立的思想,有着渊博的学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由于对艺术的由衷痴迷与虔诚,他们的絵画语言已独具风格,并已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参展作品是书画家们精心创作的结果,更是书画家们创作精神的生动写照,均具有较高艺术水平。

山里人家

文/何俊锋

喜欢庸常却温暖的烟火气!无论是市井街巷,还是静静村庄,无论是寒冷雪夜,还是夏日长长,有烟火升起的地方,总有踏实和心安,总有温情和爱意。一日三餐离不开吃的话题,一年四季走不出烟火的气息,无论你走到千里万里,最念永远是这一碗熟悉的烟火气,四时烟火不灭,人间安暖相依。其实拥有这寻常的烟火,健康的身体,平安的日子,就已经是很美满的人生了。酸甜苦辣皆是滋味,柴米油盐才是生活,最美的烟火气就是平平凡凡,真真切切,可触摸亦可回味,可饱腹亦可暖心,而路途里偶尔遇到的那些不愉快,有很多都可以被融着爱的烟火所治愈。尘世匆忙,来来往往,一碗烟火可解万千惆怅,教人如何不爱它。这心心念念的烟火之中,是我们喜欢的岁月静好,蕴着幸福的味道,可停奔波疲惫的脚步,可养热气腾腾的灵魂,也藏着一些经年却不愿忘却的美好,是永远的魂牵梦绕。

在那一方屋檐下,家人一起,欢声笑语,挑选清洗,烹煮翻炒,弥漫出阵阵熟悉的香气。这日常琐碎的点点滴滴,却构成了人们最美的记忆,将爱和温暖一生演绎。人间有了烟火气,就有安宁祥和,小家有了烟火气,就有幸福甜蜜。感恩这缕烟火气,一直在将我们陪伴治愈,不仅带给我们追逐未来的力气,也能让我们重拾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且好好珍惜这眼前的烟火,更要好好珍惜和你一路共沐烟火的人。不用很多的种类,只要桌上的菜合口就好;不用那么的美味,只要对面的人合心就好。余生,愿和爱的人一起,循着四季,看花听雨,慢煮生活,细品美意。过淡淡的烟火日子,享一路的平安欢喜!

沉痛悼念恩师陈老大人逝世

文/李周省

惊闻恩师魂归天,
暑热难遮心悲寒。
回首当年教育情,
挥泪痛悼把天怨。
三尺讲台做贡献,
一生尽业树模范。
儿孝婿贤孙辈优,
世上无悔九泉安。
一路走好奔仙境,
灵魂化云飘蓝天。

壬寅六月二十日(太白)陈老先生(生辉)的学生李周省敬挽!

避暑沣峪口

文/王建斌

一家驱车沣峪口,
山间凉风习习来。
环境优雅又宜人,
河边品茶有意境。
入山休闲好去处,
忙余驻足三两天。
秦岭植被绿茫茫,
氧气充足神气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