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号至12号我一直参与全员核酸检测,13号早上接到通知、来职高隔离点值班,到今天第五天了。
职高隔离点目前是我县最大隔离区,由于疫情突发,措手不及,很多物资都在有序完善中。虽然在路上,司机也给我沟通过,心中也有些准备。刚一到职高,负责人把我领到宿舍时,还是有些意外。上下铺,小风扇,4人间,唯一欣喜的是有热水器,打扫收拾一通后,把个人物品归置好。便去熟悉工作流程。
为了规范管理,把被隔离人员分南楼群,北楼群,提前让群友们在群里接龙报备物资,对于年老者,幼童者,上门服务,把所报物资统计打印配好,然后穿戴整齐准备进隔离区,按名单爬楼梯,一层一层的爬,按名单发放,
最多时一天去三趟隔离区分发物资,一层层的爬楼,当我把痱子粉递到一位母亲手里时,她眼含泪光,给我鞠躬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感恩感恩的人们,感谢我的战友们。我们的衣服一天湿三次,每次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每天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负责四百多人日常送已结束,无法想象几个小时是怎么度过的,南北各五层楼,一层一层的爬楼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敲门,穿着防护服。离热死只差一步之遥,只要热不死,就会一直干,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在别无选择中活下去,像一块顽石,就是我们这代医务人员的英雄主义!
流汗又流泪的疫情!😭
在疫情严重时,对于我们医疗系统人员来说,往大讲靠格局再撑着。往小讲靠情怀活着。家里都是老的老,小的小,我们和隔离区的父老乡亲们吃的一样,住的也一样。
我们每天没有几百或上千的补助,我们是义务为父老乡亲服务。响应卫计委号召来一线工作的,临危受命,责任在肩。
在给他们送物资时,问的最多一句话“啥时候隔离结束"。渴望的眼神,不忍直视。我无奈,心颤抖,我也想回去呀,强忍心境去安抚,等通知吧。
我知道这是一场无硝烟的硬仗,是考验每个人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时候,听从指挥和安排是最快的清零办法!
希望我们齐心协力把这次疫情赶快度过去,不要抱怨!
疫情以来虽然泌阳这次是最严重的,但是并没有前两次的那种恐慌,看到四面八方来支援泌阳的逆行者和一线的志愿者,更多的是感动!相信我们的政府,不信谣不传谣,疫情很快就会被打败。
疫情三年啦,三年啦!何况我们县2022年不足百天来了两次疫情,这次较之上次更严重,我们有了统一的名字,叫大白。青春能有几年,愿今年是疫情肆虐的最后一个年头。不希望我们的青春只剩疫情!
在职高值班的日子里感谢兄弟姐妹们的关心。不再一一回复啦!在这儿给大家报个平安。愿疫情早日散去,与家人都能团聚!敬这人间的风。敬你我未完成的梦。敬未来可期!
现在疫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先保障饿不住(有口饭吃),渴不住(有水壶烧水),热不住(有凉席,风扇)。其它缺货已向领导加急反映。尽量满足需要。
疫情之下,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渴望》里的刘慧芳,《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活着》里的徐福贵,《人世间》里的周秉昆。医务人员就像他们一样,勤奋、善良、老实,肯吃苦也肯吃亏,面对现实中的种种艰难困苦和如山压力,我们以强大的韧性默默消化痛苦,顽强地坚挺地活着。
也借此呼吁:
恳请不要黑医务工作者,他们是挡在病毒和你们之间的一堵墙。热晕了,累倒了,不是骄情,更不是为了感动自己!实在是身体透支,高温,超负荷,防护服又不透气。如汗蒸。穿过的人都知道。
恳请不要黑医务工作者,他们没有任何补助,全是放弃小家,保大家。任劳任怨的为你们服务,当你们吹着风扇,刷着抖音时,我的同事,我的战友们,汗流浃背的为你们送物资。
我们队伍中,有花甲老人,有刚毕业的青年学生,有哺乳期的同志。。。。。。
希望善待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