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声悠扬道古今
文║吴雷
一、古琴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湖北孝感李璠
李璠(1914年-2007年)、湖北孝感大悟县人。曾任四川和东北农业大学副教授、中科院遗传研究所植物遗传室主任、中国古琴协会顾问。
1939年在四川大学读书期间,师从古琴名家裴铁侠学琴,得授《高山》《流水》等曲。并获赠明代古琴一张名“虎啸”,于1950年无偿捐献给西安博物馆,现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后将古琴技艺反哺传授给裴先生孙女裴晓秋女士,助裴家再续家学。
1945年经裴先生介绍,师从同乡胡光瑨先生,得传《平沙落雁》《鸥鹭忘机》《长门怨》《潇湘水云》等曲,并获赠元代古琴“震动万物”。在连续接触古代名琴之后,深受启发遂于1946年亲自设计,制作一张柏木琴“雪莺”。并在琴底刻记有:“此琴为解放前成都明代白塔遭雷火焚余之柏木,请卓希钟手制,由李璠设计,晖亦系塔顶之古铜制成...”。以后又虚心向古琴大家查阜西学习,得采众名家之所长,终成一代古琴名师。得而荣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李先生幼从名师,在几十年的研究中对古琴艺术有了极其深厚的造诣。并从琴声中悟道,深谙古琴修身养性之奥义。并不为私藏,将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门下弟子,形成以孝感胡光瑨先生为代表的孝感古琴文化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孝感的古琴文化之乡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古琴名家湖北孝感胡光瑨
胡光瑨(1896年-1973 年), 字莹堂,室名眠琴室。湖北孝感人,古琴名家。
他初随杭州西湖广化寺惠空和尚学琴。惠空和尚久隐于寺中,名不见于经传,唯艺术史大家李霖灿在他的著作《黔滇道上》记录曾在西湖广化寺听过慧空和尚的《空山遇故人》琴曲,“听曲如入深山寂寂、幽岩水响。”后学古琴名师查阜西,弟子李 璠 曾记述随师傅胡莹堂往见查阜西,并闻琴后:“益信莹堂先生致力于查氏琴学,深得其真传神韵也” 。
1934年在南京与徐元白、查阜西、夏一峰发起成立青溪琴舍,当时成员有徐森、赵锦、徐世寿、徐世强、刘仲瓒、王一韩、王仲皋、杨乾斋、徐文镜、王蔼南、夏友柏、黄鞠生、李伯仁、程独清、孙寄荃等人。
1945年在重庆参加天风琴舍,成员有徐元白、高罗佩、程午嘉、徐文镜、杨大钧等数十人。并于此地收下徒弟李璠,将古琴技艺倾囊相授,临别时还赠与元代古琴“震动万物”以作纪念。多年后李 璠 回忆师傅曾有这样的描述:“莹堂先生琴,出自 查阜西 先生,指法凝重,字正腔圆,余音满指,闻其声,沉重苍古,如在庙堂。”
1949年后移居台湾高雄,与章志荪、梁在平、朱龙庵等发起成立海天琴社,并任社长。收有弟子容天圻、梁铭越、张清治等人。
(前三张为李番图片。后六张是胡光瑨系列图片)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吴雷,男,七零后;毕业于湖北大学,从小对古藉、古诗词楹联及古色古香的民居、摆饰、陶瓷、化石、器皿等特别钟爱并专注搜寻、研究;吴雷不是雷军(小米科技创始人),但有着与雷军同样的韧劲与执着。从不熟识汉川文化到成为汉川的“活词典”、“活地图”、“活百科”、“汉川历史文化研究者”;吴雷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还在专心研读,他的积蓄大多用来购置书籍,用来加深对汉川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盛誉之下,饱含着他的韧性、坚持,和一如既往的热爱与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