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湘不成军。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称“中兴四大名臣”,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中兴将相什九湖湘”,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整个湘军系统中官至总督者15人,官至巡抚者14人。
湖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作用,始于湘军;湖南人才之盛,亦始于湘军;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这可以说是后来形成“无湘不成解放军”现象的历史渊源。
湖南人“性质沉毅”、“敢负责任”(蔡元培语)从曾国藩创办湘军起,湖南开始出现人才喷涌的局面。此后,从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到维新运动;从兴中会、同盟会革命党的成立,到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一拨拨湖南志士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冲锋陷阵。 清末维新运动,湖南是最开风气的省份。湖南维新志士救国最坚定、最富牺牲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唐才常、沈荩、林圭等都为救国图强而壮烈牺牲。
辛亥革命,亦是湖南人冲锋在前。同盟会的创会元老79人,湖南籍有20人,占其1/4,其中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堪称主将。 护国运动,又是湖南人率先发起。蔡锷等高举反帝制义旗,通电讨袁,全国响应。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批湖南有志青年争相投考黄埔军校。黄埔军校1至5期共有学员7399人,其中湖南青年2189人,占1/4强,居全国之冠。许多三湘子弟后来成为国共两党的著名将领,如共产党方面的陈赓、许光达、黄公略、左权、萧克、宋时轮等;国民党方面则有宋希濂、郑洞国、李默庵、黄杰、刘戡、廖耀湘等。湖南籍的黄埔学生中共出了200余名将军。
近现代中国百余年间,可谓是“湖南人材半国中”。湖南是中国19世纪中叶以来名人辈出的省份,特别是政治军事方面的人才之多,居全国之冠。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44人,居全国之首;次为广东,38人;再次浙江,22人。现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63人,仍居第一位;第二位为广东,44人;第三位为四川,40人。
张家界属大湘西。众所周知,张家界是绿色的土地,拥有国家第一个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地貌命名地、两个五A景区等金子品牌,成为山水游经典中的精品。同时张家界也是红色的土地,是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贺龙元帅的故乡、湘鄂西、湘鄂边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源地和核心区域。1934年,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率领红二、六军团发动湘西攻势,解放大庸(今张家界市永定区),在城内建立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开创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这里先后有近20万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参加红军,先后有6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历史上先后涌现镇守台湾、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清末名将刘明灯、孙开华,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元帅贺龙,高级将领廖汉生、袁任远、范子瑜,“南北大侠”杜心武、“两弹元勋”科学家陈能宽、地质学家院士田其镌、经济学家卓炯等一大批时代精英。他们是张家界的历史脊梁。但歌词内容突出的保家卫国,故只选择武将上视频。
歌词获2021年央视感动中国好歌曲歌词创作先锋奖。作曲是广西的董懂,编曲是卢明,我们合作了10多首歌了,心有默契。演唱是伍嘉豪,这也是他的第一首作品。因为阅历浅,对情感的把握还有些不到位,但作为一名20岁的非专业演员,还是值得肯定的。导演伍侃,我一直很佩服他,十多年前,他创办的《故事三下锅》电视栏目创造过收视辉煌。2000年左右我们就准备合作,计划以南门口为背景,拍摄我的中篇小说《天堂里有没有陆弟》,因为没钱,几次拿了拍摄计划,终未果。很可惜,如果当时克服一下困难,老城便以音像视频资料的形式得以保存。制作张译之、副导演黄玲、摄影樊冬波很敬业专业。监制人石之见,他是真正懂文化、肯负责、能干成事、不计个人得失的人。他打造的“苏木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让老百姓真正受了益。特别难忘的是苏木绰的近80名义演的群众演员,他们都是刚从田里忙春耕上岸的当地村民,那种讲大局、讲团队精神、讲奉献的境界,让人心生敬意。市政协恩度小站委员工作室、省政协委员全得怀工作室、王家坪镇政府都对这首歌的拍摄给予了大力支持。
有人说音乐是避难所。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起来很快乐 ,那些漆黑的孤独的夜晚 ,那些茫然的不敢哭出声来的日子,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音乐便是救赎。感恩脚下的这块土地养育了我,先后写过120多首歌词或词曲,制作成成品的有20多首,这是我人生最纯碎的快乐所在。
旨在传递这样一种理念:张家界不仅有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也有屹立于世的的勇敢顽强之精神。
愿你在舞台,而我,隐在茫茫的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