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当前监管体制机制作有益探索。食品和药品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必定会跨区城流动, 分级管理的监督模式需要更高层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调。 国家总局最近发布的《关于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所标准化现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监管方式, 这是难得的契机,建议市局大胆探索,切实把一线监管工作做扎实。此外 多和政府领导及省局沟通。 寻求支持,给予市局更多溶合探索机会,重振武汉市局雄风!
2、加强行政监督力量建设。建议市局加强对区局的业务指导,强化对区局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包括区局局长、副局长以及非业务科室人员,对一线监管人员要建立业务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专业性強的监管工作要有人才梯队培养意识。重点培养,并能留得住人。
3、提升技术监督能力。市级层面和区级层面工作重点要有不同侧重,实现互补。提升风险发现能力以及监管效力。
4、精减监管指标。 减少不必要的报表,强调风险管控,让一线监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信息共享通道,避免信息孤岛。同时,不要过多打扰企业。
5、加強老干处专职人员配备。引导退休人员发挥余热,建康生活 ,增強集体荣誉感。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食品安全事关民生, 又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 但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没有加强,反而有所削弱, 机构改革以来,基层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 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影响监管效能。 建议增加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 在现有编制无法解决情况下, 是否可以通过招收一批协管员的办法, 来解决监管人员不问题。
1、不搞形式主义,减轻基层人员的负担。例如在学习、会议方面负担就较重,每年有各种政治理论学习、法规学习、专业学习等等;在会议方面有市政府各部门的会议、市局部门组织的会议、支部组织的会议等等:需要学习的文件也较多。建议市局对有重复性质的学习内容进行合并, 尽量少开会、少发文,减轻基层的负担。
2、充分发挥专业处室的作用 加强对区局行政审批工作的专业指导。目前我局专业处室不担任对区局行政审批工作的指导,而是由行政审批处负责。 由于行政审批处人员少,审批工作量大,对区局日常监管了解较少,在专业上难以有效的指导区局行政审批工作。建议参考省局的做法,由市局专业处室负责对区局行政审批相关专业的指导。
3、设立个人质量安全奖。历史上在食品、药品、医疗器材、化妆品、特种设备等方面爆发过多起重大质量安全事件,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因此被处理了许多人。目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后对如何惩处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措施,但对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及时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监管工作能否到位,关键在于能否调动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议设立针对一线工作人员的质 量安全奖,对在日常监管中及时发现、报告行政相对人隐患的,经相关部门研究确认并组织处理,从而避免重大问题的发生,对有功人员发给质量安全奖。
◎刘建国【建言献策】
建议定期公布一批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假劣商品, 以及辨识这些假劣商品的方法, 以提高老百姓的打假意识和能力。
◎邬汉斌【建言献策】
1、加强培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 2019年机构改革后, 市场局的工作人员来自工商、质监、药监、物价、 知识产权等部门,处室职责急需厘清,人员业务能力也需提高适应市场监督管工作的需要。建议分层次、多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责任, 提高综合素质,缩短磨合时间,确保市场监督管工作稳步推进。
2、 提高服务意识,当好“店小二″。受疫情及多种原因影响,经济下滑,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市场监督管部门及工作人员应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做企业的贴心人,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杜绝以罚代管,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真正为企业减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