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贤巷立石仪式上感言
文/杨锋


2022.7.17上午鄠邑区甘河街办运渠店村举行望贤巷立石仪式,有感而言:
岁次壬寅,时序仲夏,旌旗猎猎,甘水汤汤。

古巷悠悠岁月深,青石老街印旧痕。
今夜小楼听风雨,不见当年灯下人。
说的是青石老街的怀旧故事。
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说的是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桐城市六尺巷的故事,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至今传为美谈。1956年中苏关系恶化,毛泽东主席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吟咏此诗。 六尺巷的故事,对桐城的社会道德风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英的谦虚礼让,给后人树立了一座道德典范的丰碑,人们纷纷仿效。一时之间,桐城境内路不拾遗,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知书达理,蔚然成风。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弘扬谦和礼让美德,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望贤巷在汪六龙主席与各位乡绅的倡议策划下,义务为街道栽路灯、立巷石,勒巷名,众善奉行,慈光普照,谱写出了新的时代故事。
前一段时间,汪六龙与邻居围墙边有一槐树,邻里让墙护树,留下一段佳话。我特别赋诗一首。

运渠店望贤巷汪六龙
和邻居让墙护树随感
运渠自古有渊源,荫庇全唐几百年。
乡里人情多况味,坊间论语少闲谈。
三尺故事早名世,一段围墙再望贤。
槐树无言谁记载,推门即可见南山。
祥云朵朵,熏风阵阵,运渠古村落望贤巷今日举办隆重的祈福立石仪式,希望立起的不只是一块石头,更应该是在望贤巷人心中立起一座丰碑,让贤德贤能居乎其上,贤才贤者云集于此,易风易俗,弘扬国粹。





作者:杨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