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权,1979年生,山西朔州人。出版诗集《一小块阳光》《下午茶》。获2016年华文青年诗人奖、2017年华语青年作家奖、第五届徐志摩诗歌奖等奖项。
真相
世人喜欢什么
商贩就造什么
喜欢玫瑰,他们就造艳丽的
喜欢刀刃,他们就造锋利的
姜被硫磺熏过,呈现优美色泽
橘子熏过,在这世上速腐
速腐之物为何出现在菜市场
小贩微微一笑
道出了真相:
“人们看重它们的品相。”
多少事物都是如此,自己造就的
总要由自己
把它吃掉
靠近
有鲜美之物
不可过分靠近。
有璀璨之物
不可过分靠近。
可倾心爱恋之物
不可过分靠近。
可抛弃其他,只迷恋它之物
不可真正靠近。
它们是祭坛上的红宝石
适合让某些人默然、哑然。
土豆丝和茄子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
重点在于:它是
一盘土豆丝和一盘茄子的故事
“没有我,你能吃到
茄子和土豆丝?”
他炫耀他的恩赐
她转身,打包行李
寄回老家
她的姐姐,影院里看《黄金时代》
忽然大哭:“萧红过的是什么日子
我妹妹,过的就是什么日子”
萧红嫁了萧军,她嫁的
是一个上海老男人,一起
过了三年
流浪儿
用粉笔
在水泥地上
画一个妈妈
然后蜷缩在她的肚腹中睡去,像
依偎着她
也像仍然在她体内
舍不得出生
简笔画的妈妈
那么大
她有漂亮长发、蝴蝶结
有向日葵一样的圆脸庞
和弯弯笑眼
不再
未料想,有一天
身体会背叛故乡:回乡一周
额头泛起小颗粒
回京一天
额头光洁,咽痛
也渐好
六年,我一山西人
渐不嗜醋
不嗜面食,一朔州人
南街杂各、抿掬、莜面鱼鱼
土豆肉炖粉条、刀削面
渐只做一年饮食调剂
时时勾动肠腹馋虫之
销魂美物
不再。怎知
一种深处悲凉,起自何时
又将止于何处
信智村的神仙
穿过半个大海
到达一座风浪摇晃的斜坡
我们爬上高高的柿子树
采摘鲜红果实
树旁,信智村石屋住着的四个老人
毫不介意
这些强盗,他们只是
摇摇手:“涩。”
他们拉出一筐柚子
用半筐清凉与甘美
中和我们的冒失、无知和苦涩,他们用斧头
砍半爿野猪肉
要送给我们
山腰“咯咯”鸣叫的鸡们
也要送给我们
白云在天,也在他们身畔流动
他们的笑容让我们知道
他们过的是神仙的日子
春日
我种花,他给树浇水
忽然
他咯咯笑着,趴在我背上
抱住了我
三岁多的柔软小身体
和无来由的善意
让整个世界瞬间柔软
让春日
多了一条去路
苍南夜月
苍茫的海上渔夫在夜读
涛声也在读他
山海间的
平衡打破的奇崛
奇崛组构的极致平衡
静美渔光曲的任一微细部分
所含的奥妙
都可让世间大师叹服
不辨面目的渔夫身处的
是古今通道
是出入宇宙的不二之门
是幽微秘径
是源头,亦是去处
被一道粼粼金黄和广袤黑暗
运送着
熟悉
立刻就熟悉了。
地铁上,素昧平生的两位母亲
把他们放在相邻的座位上
“我五岁!你几岁?”
“我四岁!”
“我喜欢熊猫
你喜欢什么?”
那么天然的喜悦
茫茫无边的尘世
他们是那么信任对方
易于结识
星辰
从老太太家出来
三星在户
她的大半生
也不能给
使我困惑的善恶因果
人间命运
一个参照
树梢上无数星辰
无数盘
浩大棋局
此夜,作铮铮
与铿锵声
如干戈鸣
莫名
幽谷深深
鸣水溅溅
一路看见那人
盘桓而上
台阶盘桓而上
他一路摘了草叶、花朵
塞进嘴里
行为殊不可解
面容却有微戚
满山寂寂
莫知其因
满山苍翠
莫知其哀
吉勒布特*的树
吉狄马加
在原野上
是吉勒布特的树
树的影子
像一种碎片般的记忆
传递着
隐秘的词汇
没有回答
只有巫师的钥匙
像翅膀
穿越那神灵的
疆域
树枝伸着
划破空气的寂静
每一片叶子
都凝视着宇宙的
沉思和透明的鸟儿
当风暴来临的时候
马匹的眼睛
可有纯粹的色调?
那些灰色的头发和土墙
已经在白昼中消失
树弯曲着
在夏天最后一个夜晚
幻想的巢穴,飘向
这个地球更远的地方
这是黑暗的海洋
没有声音的倾听
在吉勒布特无边的原野
只有树的虚幻的轮廓
成为一束:唯一的光!
*吉勒布特,诗人的故乡,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带。
无 题
——致诺尔德
吉狄马加
我们都拥有过童年的时光
那时候,你的梦曾被巍峨的雪山滋养
同样是在幻想的年龄,宽广的草原
从一开始就教会了你善良和谦恭
当然更是先辈们的传授,你才找到了
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人呆望着天空
而心灵却充盈着无限的自由
诺尔德,但今天当我们回忆起
慈母摇篮边充满着爱意的歌谣
生命就如同那燃烧的灯盏,转瞬即逝
有时候它更像太阳下的影子,不等落日来临
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是文字的信徒
请相信人生不过是一场短暂的戏剧
惟有精神和信仰创造的世界
才能让我们的生命获得不朽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