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条路
王素娥
这条路,我刚走了两年多。当初,老师引领着我,教给我基本的写作方法后,我便如小鸟出笼似的,独自飞向蓝天。老师当然希望我能“雏凤清于老凤声”。那时,在老师带领下,一直顺风顺水,如清泉在石上流。现在,如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没有人为自己摆渡,不知荡向何方?多少次感觉山穷水尽,天台路迷。我不只一次想到过放弃。可总在犹豫的关头,有人伸来援助之手。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或者文章被刊发,只要有一点儿好消息,我就又像打了鸡血一样振奋起来,奋笔疾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不如名师指点迷津。有时,名师的一句话,可能就是一个方向,一条路。有人说,文坛是江湖。可不是,刚进来不知深浅,就呛了几口水。不由自主,随波逐流,竟漂到了风口浪尖上。前进的路都是上坡路,吃力费劲是难免的,少不了矛盾和纷争。正如有人所说,“关注不一定是支持。”有的关注是不怀好意的,怡怡是为了阻止。人心难测,人性不敢正视。这一点,苏东坡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一进京城,就会被嫉妒他的人关注,想方设法把他贬出京城。不过,天无绝人之路,他这一生官运不通文运盛。是金子总会放光的,文学也是人学,它来自民间。官场厄运让他沉下心来,深入民间,更能体会民生疾苦,饱尝人情冷暖。这些恰恰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胜似体验生活和民间采风。文人很重视自己的思想观念,又认真又较真,不肯认输。有时难免陷于固步自封,思想狭隘。文人和思想家一样,靠脑子吃饭,想的比常人多。两年来,在这个多情而又敏感的圈子里,个中滋味,冷暖自知。欣喜和苦闷俱在,成长和徬徨共存,鼓励和打击都有,目标总是在经历几次想放弃的挣扎后才树立牢固的。每当我深受打击决定放弃时,老师会不厌其烦地鼓励我,殷切的期望使我不忍心放弃,不忍心让他失望。当初,他用一篇《石破天惊说红楼》,用作家王剑冰老师的话说“这可是扔炸弹的事情”,炸醒了我,也为我炸开一条文学之路。都说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果真如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走在我前面的引路人。他用经验告诉我哪里是坑,哪里是路。人总是要长大独立的,写作也是如此。都说母爱是要把孩子一步步推出怀抱,推向社会,我看师情也是如此。老师细心培养了我,却又不得不狠心把我推出去,像老鹰把长大的幼雏推下悬崖,逼它自己学会飞翔,学会勇敢,学会坚强。有人说,世上的路千万条,只育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如今,我能够独立走在这条小路上,欣赏路边的风景,品尝一路的成果。一篇篇文章从我指端流出,心血化成文字,羽翼渐渐丰满,再大的风雨打击也摧不垮了。一棵小树苗在文田书野扎下了根,开始舒枝展叶。不管它将来能不能浓荫蔽天,至少它也曾经来过这里。这是一条孤独但不寂寞的路,因为一路有书籍相伴。有人说,书籍如一盏神灯,它能照亮人们最遥远、最暗淡的路。老师在《家书》中曾引用丰子恺的观点,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物质(生活)的;第二种是精神(艺术)的;第三种是宗教的。常人或俗人只是追求物质生活,满足于衣食住行,这是最低级的。再高一层是满足了物质生活后,还有精神追求和艺术追求(才能)的人,学习研究文学艺术,成为作家、画家和音乐家等。宗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只有有“慧根”的人才能从之。大部分人能进入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很不错了。这么说我也开始向第二境界努力了。有路总比无路好。有人说,有路必有福,有路必有胜。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好走的都是下坡路,难走的才是上坡路。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用脚印去书写自己的历史。不要去刻意寻找什么捷径。有时,最好走的路不是大路,而是小路,最便捷的路不一定是笔直的,而是曲折的。人到中年,选择这条路,我经历过一番深入的思考和痛苦的抉择。从儿时选择读书求学,青年时期弃理从文,中年走上文学道路,这应该是第三次选择,恐怕也是最后一次选择了。池田大作曾说,最美好的人生道路就是创造价值。林肯说:“当人生之路陡峭之时,要保持沉着。”当一条路走不下去时,要及时转弯,冷静而又果敢。用别人的话说,路的尽头,仍然有路,只要你愿意走;有时,看似没路,其实是该拐弯了。要想少走弯路,必须三思而后行。人生的十字路口犹如一道选择题,谨慎选择,知错能改,才会找到正确的方向;放弃选择,就会迷失方向,原地打转。路由足与各组成,所以才人各有路;正因为人各有路,所以才会人各有成。长大后,你会发现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选准的。在选择文学道路之前,我曾尝试过追求财富的经商之路,下海几年血本无归。接着,又走上追求享乐的音乐之路,结果事与愿违,不是健康快乐,而是空虚无聊。正如屈原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的一生要走好两条路。一条是社会之路,一条是自我之路。两条路时分时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美的人生应是这和谐的二重奏。行路不在快慢,关键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念。马克思说:“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不畏劳苦的人们,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柯罗连科也:说:“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现实中,路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坦,越来越美丽。人生的路,也随着社会的改善而改善,但不是金钱能买,别人能替代的。学习成长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建功立业是一部分人的执着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更是少数人的不懈奋斗。芸芸众生,随波逐流,走在平坦广阔的社会大道上,躺在阳光下的舒适区,一天仨饱俩倒浑天黑,满足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而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顺利退休,安享晚年,生死自然。也许,这是最完美的平凡人生。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直到遇见我的老师,他把我从茫茫人海中拉出来,另辟新路,才走上这条属于自己的孤独之旅。这条路,仿佛只有我一个人在走,又黑又暗,甚至有点儿害怕,有目标但路难行,几乎看不到希望。好在时不时有人帮忙,才有了走下去的力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可见,从古至今,总有人不走寻常路,所以,总有人不平凡。只有追求不平凡,才会遇见不平凡的人和事,从而走上不平凡的道路。走上这条路,就像回到儿时重新学走路一样,有人搀扶,有人鼓励。只要坚持,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迈着独立坚实的步伐,回首来时已经走出很远。

个人简历
王素娥,笔名松花.月影,女,1973年出生于河南中牟。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郑州市女子诗词学会会员。爱好诗文写作,文章曾发表在《语文报》上。'

读后感言
文/了凡
人生励练成长路,时有险恶与辛酸。
平凡虚度庸俗为,难品圣雅先哲贤。
漫长生命长河里,多经磨难心胸宽。
饱读天下经典书,精神粮食润心田。
自身经历感怀写,妙趣横生境色添。
骄傲红尘不虚度,文字留凭醒世篇。
路漫漫兮自修持,人生炫彩诗意绵。
品味古今贤达文,篇篇令人动情感。
知心文友互鼓励,前行路上跨险滩。
宜师宜友似兄弟,真情一片天地鉴。
2022,07,17日09点4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