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7月15日,2022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 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4.8%,二季度同比增长0.4%。
2.5%,是在多重压力下,上半年取得的增长。0.4%!这是二季度的GDP增速,虽然相较于一季度的4.8%,回落了4.4个百分点。虽然0.4%的增速水平很低,但是超预期突发因素带来的严重冲击下,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已经非常不易。

众所周知,进入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复杂多变。3月以来,中国本土疫情涉及全国多数省份,特别是超大都市上海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疫情严重,对中国经济复苏造成较大冲击。
国际上,东欧冲突推高全球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 格,对物流、供 应链等造成冲击,也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虽说2022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超出了预期水平。在上半年两大超预期冲击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中国上下团结,政策应对有方,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了胜利。尤其是从6月份的数据看,说明中国经济轫劲足!而且上半年中国的整个复工复产已经达到了企稳回升的状态,为下一步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世界为此,以惊奇和赞叹的眼光,看好中国。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尽管2022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9.6%,尤其是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同比增长31.8%和111.2%,表明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全球危机中进一步增强。
俄卫星通讯社7月15日称,尽管中国与美西方的政治关系存在紧张,但西方资本对中国的投资却在增加。其中增长最猛的投资出现在高科技领域。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2.7%、32.9%和45.4%。

“中国经济增长第二季度大幅收缩,上半年的增长也显著放缓。”路透社称,这凸显出4、5月份中国国内多个地区广泛的疫情封控措施严重冲击了工业生产和消费者支出,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损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是自2020年第一季度之后最慢的季度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因武汉等地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而大幅下滑,2020年第一季度GDP收缩了 6.8%。但中国控制住疫情后,随后的第二季度经济强劲反弹,GDP增长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GDP增长8.1%。报道称,今年3、4月份,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传播,中国数十座城市实施了严格的封控措施,包括中国的金融、航运和工业中心上海和深圳等地。大量居民被限制在家中,商店和餐馆关门,全国工业生产的供 应链也被扰乱。
“中国经济6月开始反弹。”道琼斯通讯社称,随着6月初多数地方重新开放经济,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出现了改善的迹象。中国6月工业产出同比增长 3.9%,远高于5月0.7%的增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直低迷的零售额6月同比增长3.1%,扭转了5月6.7%的跌幅。

德国《商报》称,专家预计中国工业生产将持续反弹。中国海关13日公布的数据称,6 月份出口强劲增长了22%。中国工厂现在正在处理积压的订单。不过,近来众多国际机构预测美欧多国都面临衰退危险,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面临国际市场萎缩的“强大压力”。
“北京正在与时间赛跑”,德国《经济周刊》15日称,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长疲软,但中国经济管理层正在加快行动。截至6月末,中国各地发行了创纪录的3.4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这笔钱将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尤其是“新基建”方面的投资,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的扩展。中国政府正在把这些高科技投资转变为增长引擎。

“全球资本仍像过去一样相信中国”,俄卫星通讯社14日称,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低迷,但外国机构投资者正在加大对中国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投资。摩根大通、淡马锡等都在谈论扩大中国投资。淡马锡称,将增加对有前景的中国科技的投资,重点放在半导体、大数据、人工智能上。这些方向也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优先事项。报道称,尽管中国与美西方的政治关系存在紧张,但西方资本对中国的投资却在增加。今年前五个月,中国经济吸收外资达877.7亿美元,增长22.6%。其中增长最猛的投资出现在高科技领域。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27.1%、21.4%。

实际上,中国的产业升级和高科技投资正在得到回报。日前,制造业大国德国报告20多年来首次月度外贸逆差,5月逆差10亿欧元。其他几个制造业大国也基本上都是逆差:美国5月贸易逆差初值1043亿美元;日本5月逆差178亿美元,这是连续第十个月逆差;曾连续20多年顺差的韩国6月逆差24.7亿美元,上半年贸易逆差达103亿美元。德国《明镜》周刊13日不无羡慕地称, 6月份的中国贸易顺差飙升至979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大大超出专家的预期。

德国《商报》称,6月份,宝马集团投资20亿欧元在沈阳建设新工厂。这是迄今为止宝马在中国的最大投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布鲁德穆勒日前也告诉《商报》:“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我们离不开它。”他强调:“我们支持所有在中国宣布的投资。”

是的。笔者认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也更离不开中国。经过虎年上半年的折腾与磨炼,中国政策更加进取、开放!中国上下更加团结、轫性增强、信心满怀!加上举国上下迎接党的廿大召开的春风驱动,中国的年报势必更加厚重、多彩!神州十四亿人民势必更豪情满怀!特赋《金字经》为评为观。
坎坷寅半岁,
克难微报醇。
撩拨巫山送走云。
嗔。
九州依旧春。
挥余刃。
贵豪华夏人。
——2022年7月17月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