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晚,阳城县人民剧团新编大型现代戏《满门忠烈》在县城大濩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受到现场观众热烈欢迎。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阳城县刘斌(刘小勇)目睹了时任游击队长的大哥刘渐宽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他怀着家仇国恨,悄悄跑到河南参加了八路军。战场上不顾生死,英勇善战,并用大哥留下的那把锯琴,进行战地宣传……

一次战役中,浮桥被炸毁,时任连长的刘斌不顾头部、腿上多处受伤,跳进河水中,与众战士架起人桥,保证了大部队顺利过河。刘斌晕倒河中,险些被截肢。战斗中身负重伤被送进医院。同村的妇救会员二菊回阳城后,把刘斌“牺牲”的消息和那把锯琴交给了刘母,刘母供灵牌,哭瞎了双眼……刘斌回村,母亲方知他没死。刘斌说服母亲又返回部队。

1954年部队整编为空军。经领导介绍,刘斌与报务员王昌群结婚,第三天出发去了云南,一干就是三十年,他们生下两儿两女。

1981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刘斌一家六口上战场。大儿子刘光因战场立功,被保送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成绩优秀,省军区和学院都准备留他,但他执意回到原边防部队,未婚妻晓琳也理解他。刘斌司令员支持儿子上战场,并同意在打完仗后他俩完婚。就在王昌群满怀喜悦地为儿子准备结婚用品时,传来刘光牺牲的消息,刘斌全家悲伤至极。刘明清理哥哥的遗物时,从其手枪中退出未打出的三发子弹,发誓为哥报仇。晓琳抱着刘光的骨灰盒要去登记结婚……

此时又有打仗的消息,刘斌毅然支持二儿子刘明奔赴战场。王昌群嘱咐刘明一定要安全的回来。刘斌夫妇离休了,部队考虑刘光牺牲了,两个女儿都在部队,准备把刘明调回昆明,刘斌没同意。王昌群战友、时任民政厅干部田莉,准备以组织名义为他们申请把刘明调回,刘斌婉言谢绝。

此时,又传来刘明在老山防御战中为保护战友光荣牺牲的消息,刘斌没有被击倒,母亲王昌群终于从悲痛中站立起来。就在二儿子牺牲十二天后,刘斌又把女婿送上战场……

刘斌一家忠烈满门的事迹让无数人震撼着,敬佩着,被人们称为当代“当代杨家将” 。

《满门忠烈》是该团喜迎二十大精心制作的又一部新编上党梆子戏,它以阳城籍阳城县河北镇南井沟村人刘斌一家为了祖国的安全,前仆后继、为国捐躯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为背景,演绎着当代“杨家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胆魂攻坚克难、冲锋陷阵、慷慨报国的感人故事,去激发人们学先辈、守初心、争先进担使命,将英雄精神、红色基因传承下去,唱响新时代转型发展出雏形的英雄之歌、爱国之歌,让英雄之气在濩泽这片热土延伸。
作者:张语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