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摄养有方。关于鼻病的预后转归,严用和论曰:“鼻痛之患矣,又有热留胆腑,邪移于脑,遂致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若鼻渊日久迁延不愈,痰浊上逆于清窍,气机逆乱而引起昏厥,当引起重视。
主治方药
● 辛夷散
【组成】:辛夷仁、细辛(洗去土叶)、藁本(去芦)、升麻、川芎、木通(去芦)、防风(去芦)、羌活(去芦)、甘草(炙)、白芷各等分。
【功效】:疏散风寒。
【主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 香膏
【组成】:当归(去芦)、木香(不见火)、通草、细辛(洗)、蕤仁(去壳)、川芎、白芷各三钱。
【功效】:宣肺通窍。
【主治】:鼻塞不利。
【用法】:上七味咀,和羊髓,微火合煎三五沸,白芷色黄膏成,去滓,取如小豆纳鼻中。
【按】:此处熬膏用的是羊髓,取其补阴填髓、润肺泽肤、清热解毒之效。
● 龙骨散
【组成】:龙骨不拘多少。
【功效】:收敛止血。
【主治】:时气鼻衄三升以上,恐多,宜此药止。
【用法】:上为细末,用少许吹入鼻中。九窍出血者,皆用此药吹之。
【按】:鼻出血因邪毒侵袭所致,宜用此药止血。九窍出血者,皆可用此药吹之。
● 通草膏
【组成】:通草、附子(炮,去皮脐)、细辛(洗)。
【功效】:温散通窍。
【主治】:鼻痈,症见鼻中有息肉,不闻香臭者。
【用法】:上等分为细末,以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
● 栀子仁丸
【组成】:栀子仁不拘多少。
【功效】:清肺热。
【主治】:肺热鼻发赤瘰,俗名酒渣鼻。
【用法】:上为细末,溶黄蜡等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空心,茶酒嚼下,半月效。忌酒、炙煿。
● 苍耳散
【组成】:辛夷仁半两,苍耳子(炒)二钱半,香白芷一对,薄荷叶半钱。
【功效】:通窍宣肺。
【主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
【用法】: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
● 山栀散
【组成】:山栀子不拘多少。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上件烧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立止。
● 生葛散
【组成】:生葛根、小蓟根。
【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上二件洗净,捣取汁,每服一盏,烫温服,不拘时候。
● 莱菔饮
【组成】:萝卜不拘多少。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所致鼻衄不止者。
【用法】:上捣取自然汁,每服一钱,入盐少许,冷服,不拘时候;或滴少许入鼻中亦可。
● 茜根散
【组成】:茜根、黄芩、阿胶(蛤粉炒)、侧柏、生地黄各一两,甘草(炙)半两。
【功效】:清热止血。
【主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上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香墨汁
【组成】:香墨、葱汁。
【功效】:敛血止血。
【主治】:鼻衄不止者。
【用法】:上件药,以葱汁磨墨,滴少许于鼻中即止。
● 麦门冬饮
【组成】:麦门冬、生地黄。
【功效】:滋阴清热止血。
【主治】:鼻衄不止。
【用法】:每药一两,水煎。
● 扎指法
主治鼻衄不止。
【方法】:用线紧扎中指中节,如左鼻出血扎左手中指中节,右鼻出血扎右手中指中节,两鼻出血则左右俱扎之。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中医出版,内容选自《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 严用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留言我们即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