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在一个文学群里读到舞笛老师的文章就爱不释手。他的文章大多数都不仅有文学性,还具有史学价值。这或许是我喜欢他的文章的原因之一。其次,舞笛老师在写作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叙事兼说理。另外,很多文章幽默风趣,让人在嬉笑中懂得痛;让人在嬉笑中了解人物的性格和人物所烙上的时代印迹。 作品中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舞笛老师的散文不局限一物一景的描写,一山一水的摹,而是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舞笛老师是一个十分博学,十分严谨认真,而且十分勤奋的人。我经常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看到他的文章,也在一些杂志上读到他的文章。他的勤奋不仅表现在勤动笔,还表现在勤查资料。在他的文章里,随处可见大量的历史典故、历史大事件。这些典故和大事件,并非杜撰或道听途说,而是探寻和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而得之。所以,他的大多数文章读来既有文学的美感,又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深得人们的喜爱。 《函谷紫气万古魂》一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把《道德经》的产生和“老子天下第一”的观点娓娓道来,令人读之痛快淋漓,拍案叫绝。《感悟泰山》从“五岳独尊”、“登泰山以小天下”“重于泰山”“泰山压顶”“风月无边”“泰山大人”“泰山石敢当”等七个方面详述于读者面前,让读者饱餐一顿泰山的深厚文化。这篇文章,把自然界的泰山和精神上的泰山合二为一,融合一体,读之无不快哉!跟随他的脚步,我们不仅欣赏了泰山雄奇俊秀、险峻旖旎的风光,而且了解了泰山的精神内涵。特别是前年,舞笛老师创作发表了一组系列散文——《千古诗光照西湖》,更加彰显了舞笛老师的文学与史学的功底。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再生动传神地把历史上在西湖沿岸的诗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书写西湖的诗歌一网打尽,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西湖及西湖人的一段段历史。有儿女私情,有悲壮的家国情怀,有感天动地的爱情,有西湖风光的婀娜与壮美等等,这组恢宏大气的文章无不深深地吸引读者眼球,叫人感慨,快哉,文化大散文也! 但是,我今天要谈的还不只是这些,我想与大家聊聊《借题发挥》这本书。 这本书是舞笛老师于2015 年在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的一本著作。一共收录了舞笛老师六十篇述评,也就是读后感。而且不仅如此,每一篇述评后面还附有原作者的文章。读完舞笛老师的述评,还可以读到原作者的文章。这是这本书与其它书的不同之处,也是它的一大亮点。这样,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借题发挥》这本书从题目上看就非常有意思,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在我心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叫借题发挥?作者借什么题?又发挥什么?翻开这本书,我恍然大悟:原来,作者是借他人之文,书写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原作品的主题和内涵得到再次升华。而且,作者在品评他人的文章时,总是能够抓住文章的亮点和灵魂来加以剖析发挥,在原作的基础上或引经据典,或结合现实,针对时弊阐述自己受到的启发及观点。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文章的灵魂。 这本书虽然只有六十篇,但它却涵盖许多内容。有写人性的,有写人与自然的,有写英雄人物的,有写母爱的,有写生活哲思的,有写爱国的等等。可见舞笛老师爱学习,喜阅读,涉及面广,知识渊博。 我们很多人都在读书,可真正能把书读进去的有多少人。像舞笛老师那样,把书读进去并且能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收藏起来,写出读书心得的又有多少人呢?尤其是当今,什么都快节奏的时代,读书人本来就不多,而且在读书群体里,绝大多数人读书,都是读碎片书,也仅只是粗略地读,根本就不会深入思考。大多数人读书仅仅是停留在娱乐和追求信息量的获得感。能够像舞笛老师这样认真读书,深度思考并写下述评的人真是寥寥无几。说到此,舞笛老师的读书精神无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另外,从《借题发挥》这本书来看,舞笛老师有博大的胸襟。他曾在“前言”中写道:“好的文章可以教化人的道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可以升华人的品质,可以开启人的智慧,可以激励人的奋斗意志,可以促使更多人悟道,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完善人格,这也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和作家的使命所在。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优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属于全人类。我觉得,自己品尝到了好吃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不亦说乎?”从这些语言里,我们又感受到了他的无私。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一是好文章要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二是他无私地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方法奉献给大家,让更多的读者学习和借鉴,少走弯路。可有的人,看到一篇好文章,总是舍不得与他人分享交流,收藏起来自己学习,生怕别人也读到这篇文章,把优点学走。 记得一个朋友刚学习写小小说的时候,虚心向一个小小说写得好的文友请教,那文友叫他多看看别人写的小小说,看多了就会写了,并且她还说她收藏了许多他人的经典之作来学习。我的朋友请她分享几篇给他学习学习,她却一篇也舍不得分享,生怕我那朋友读到他人的好文章,取其精华而超越她。 三是舞笛老师出版此书,既向读者推销了自己,同时也为他人做了嫁衣。因为,他的每一篇述评后面都附着他读到的原作,这不仅把原作者的文章巧妙地向广大读者推荐出去,还让原作者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存和传播。 舞笛老师热爱文学,潜心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物质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几乎什么都物质化。文学一度被冷落,甚至被一些人嘲讽,还有多少人能够在心底俢篱种菊,潜心学习?所以,像舞笛老师这样认真钻研,刻苦努力地学习,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的人还有多少呢?

《借题发挥》这本书,从语言上看,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这也是我喜欢的又一个原因。自古就有“文贵朴实”这一说,朴实无华的文字更加耐嚼耐品,更有味道。在文学的语言魅力上,我常常用饮料和白开水来作比。越是好的文学作品(散文诗和诗歌除外),他的语言越是淳朴自然的。它就像我们喝的白开水,首先喝着没味,可我们却离不开它,而且越喝越解渴,越喝越需要。可饮料呢?起初觉得比水好喝,可连续喝几杯,或者几天,你还觉得它好喝吗?你还是得找水喝。自古以来,越是好的文学作品越是淳朴自然的,不是靠华丽的词藻和语言堆砌出来的。在《借题发挥》这本书里,无论是舞笛老师的评述,还是原作者的文章,让人读之都感觉自然朴实,回味无穷。《借题发挥》一书是舞笛老师在浩瀚的文海里为广大读者淘来的一颗珍珠,值得珍藏。这本书里的60篇文章,无论是“借题”,还是“发挥”,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读之,你会有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也会被文中的人性温良、家国情怀而感动不已……

吴硕累,网名下里巴人,云南昆明人,语文教师,喜爱文学、摄影和旅游。作品有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发表于多种报刊杂志及搜狐、头条、腾讯、百度、曲靖M等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