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迎二十大】作品展示
故乡的飞翔(组诗)
古汉新
(一)故乡的巨变
故乡的山水
滋润着围屋的成长
早晨的太阳爬上屋檐的窗台
射进无数的金光
流经血脉的长河
凝成伫立美丽乡村的版图
幸福铺满岁月的诗意
春夏秋冬记录着故乡的足迹
山上的黄土
被葱郁的森林全覆盖
满山遍野的七色花萦绕天边
引来无数的蜜蜂在空中飞舞
箱箱蜂巢在故乡亲人中展放
甜蜜的岁月越品越香
故乡的自来水
滋润着千家万户
这是新农村的蜕变
故乡的生命
在时光中延续
故乡的高铁站在村东头
不同肤色的客人从高铁站走来
在故乡寻找发展的奥秘
呼唤春回大地的生命曲
寻找中国梦的跨越
故乡在新时代里长出旅游的辉煌
填满幸福的记忆
(二)亲亲我可爱的家乡
高高山奇嶂
蜿蜒曲折似长龙
华阳最美社径河
清清的小溪水
倒映小村庄
月光洒入社径广场
新时代的舞曲在奏响
高楼林立就像城市样
人民勤劳收入好
生活幸福步步高
社径呀社径,那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社径丁财旺
幸福万年长
家家都出状元郎
尊师溢万家
诉说情意长
烛光映照书房
社径故里研墨香
社径呀社径,这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抒写新辉煌
前行美名扬
社径呀社径,这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社径呀社径,这是我们最美丽的家乡
山美,水美,家乡的人更美
社径是我们最美丽的家乡
社径的名字写在美丽乡村的史册上
社径的客家乡音唱响在中华的大地上
(三)扶贫纪实
三年攻坚,记忆的红叶飘满天
携同事探访扶贫队长
寻找全面小康的真经
温馨、嘱托、担当全在日常的步履中
摸透脱贫的庄园,用情滋润群众的心田
用温情亲吻扶溪镇斜周村这个“穷”宝贝
“穷”宝贝与凤岗相距600余里
脱贫的时间贵如金
攻坚的步伐正滚滚向前
省经费,实体验,找故事
滴滴打车从凤岗向深圳北站飘移
辗转普快火车赴韶关火车站
再乘出租车,目标仁化县扶溪镇
弯曲的小路淹没田间
大山与天边相连,远得一片模糊
瓦房点缀大山的绿色
白色的炊烟萦绕天空
夜幕的颜色更黑
总算到了扶贫的总部
那是信念的前行
这是力量的坚毅步伐
扶溪镇离扶贫的斜周村约7公里
路弯,路小,路窄,坑坑洼洼
路正在填坑待建
坐上摩托车,摆动的姿势似摇篮
跳动的轮胎揭开斜周村的面目
山多,地少,竹多,树少
瓦房多,依山边而建
经过约1小时的提心吊胆
见到早已等候的亲人,长者见多
近60人中,女的居多
扶贫队长变了模样
温暖斜周村群众的心
信仰驱走了“贫穷”
坚持换来脱贫的太阳,小康的旗帜
双方介绍后,沿着坚实的石头斜坡
登上半山腰,走进斜周村办公地
眼见这陈旧的瓦房,清晰的门牌
详细的扶贫记录,墙上的制度
责任人,联系电话,扶贫对象
时间节点,脱贫计划,扶持项目
造册登记,户户台账,攻坚备注
……
这一组组数据,一张张照片
一个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例一案
这是扶贫队长的日记
走路,骑摩托车,骑自行车
暴雨天,酷热天,寒冷天
白天,晚上,假日的油灯下
构成一幅幅精采的脱贫实施方案
扶贫队长
挂职锻炼,新婚之期
为了响应政府的召唤
毅然决定,告别年老的父母
用脚丈量了斜周村的每一户实际情况
用眼睛记录着斜周村群众的“父母”形象
用心铭记每一户所处的位置及“穷点”
用精准解说每一户脱贫的要点及推进措施
用智慧把斜周村的水果,粮食,家禽
运用网上,线下当上推销员,业务员
发动同事,同学,亲朋助销员
……
斜周村的农副产品换成一张张汇票
斜周村有了新农村的味道
瓦房上袅袅的炊烟更多,更长
扶贫队长
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脚步总是在斜周村挨家挨户走访
早上去老王家,老邹家,老支书家……
没有空闲的步伐,要干的事情像流水
一件接着一件,连续不断帮忙收粮,帮忙销售,帮忙培训
……
斜周村每户的凳子坐过不少
斜周村每户的分析引导讲过不少
大叔,大妈,老支书,老红军……
被你年轻的身影感动
被你勤快执着的步履激起致富的坚信
凝聚力量,发动捐款
建起一河两岸的大桥
斜周村的孩子们高兴,老人高兴
看着滚滚的河水,一桥飞架
凝聚多少慈善之人
陶尽扶贫干部的日日夜夜
换得斜周村欢天喜地的坦途
斜周村脱贫的帽子挂上致富的彩旗
(四)故乡的版图
1
弯弯的村道一直延伸
路道两边的小山丘
绽放金黄的生命绿珠
当登上故乡最高的山峰
寂静的河水流向远方
眺望远方
新的气象
新的梦想
似乎财源滚滚的涌泉
装满幸福起航
2
列车与亲爱的故乡暂时远离
新春的热闹在立春中淡去
游子捎上梦想,挥手告别
去远方寻找生存的奥秘
传承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血脉
背起生活的韵味前行
带着亲人的嘱托
雄心壮志,期待辉煌的红榜
亲吻温馨的城市,融进心底
立春后的农民一样耕耘春天的故事
田地、菜园、荒地再一次整理希望
田地的秧苗吐出绿色的海洋
屋前屋后的果树开始吐芽,开花
蜜蜂,燕子,小动物,高兴与自然对话
路边的小草竞赛生长,铺满延伸的马路
游子的城市,机器声不停地演奏
一件件物品的模样在电话中传递
太阳与月亮照耀游子亲切的笑容
工厂的门口,货柜车装满工人的理想
送到需要的园区,换取收获的时光
游子拿着辛勤的报酬,购卖城市打工的记忆
快递给故乡
3
农民与土地形影不离,就像鱼与水的哲理
禾苗与农民一生想嫁,金黄的稻谷托起晚霞
年复一年,在故乡的土地里寻找奥秘
茅屋变新居,幽静的故乡似乎是化妆师
今儿一群,明儿一车,挤满进城的火车
游子想把城市的别墅搬回老家
好让福星高照的爸爸妈妈再复青春年华
游子想把城市的痛苦丢下
留在故乡,耕耘土地岁月的犁耙
康氧高离子的空气在故乡像温柔的棉花
故乡的土地养育着多少族谱
满山的牛羊,满山的果树,满山的竹林
是农民的希望,依旧是幸福的乐园
弯弯的小道是征途,大山的巅峰是生活的时光
爬山陶冶着坚毅,呼唤强健体魄是农民的运动场
故乡的土地拥抱着新生的力量
农村的娃扮演王子或公主的激昂
故乡的学校没有城市的模型
只有梦想与追求变成童话的新剧场
故乡的土地与年轮变了样
高速的列车穿越在故乡的土地上
瓦屋换了新装,游人在这里来往
山歌在清点故乡的绿色,典范与翱翔
清甜的溪水滋润着香味的土地
城市的月亮已在故乡酣睡
4
时代发展的速度,不敢想象
高速公路开在家门口
曾经记不住名字的山坡
也开始建起中西合璧的房子
寂静的故乡开始热闹起来
有时外国朋友也走进家乡
外出创业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
新农村建设,古镇旅游正在发出辉煌
客家围屋被多少专家踏遍
研究客家人的勤劳,用普通的泥土、木材
建起百年不倒,千年不换的容颜
屹立在故乡最显赫的位置上
多少游客在这里热情端详
在这里留下美文,古诗
给客家文化增添深度的润笔
我喜欢阅读
有幸读到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不同体裁的故乡
读着,想着,思考着故乡
我想把城市的文化、建筑搬回故乡
故乡是我灵魂的根基
故乡是我要重新认真品读的时代
故乡的大地养育着祖祖辈辈的传人
有多少故乡的后裔奋力踏出故乡
在故乡的客家围屋讲述外面创业的故事
在这新时代里
故乡才是用之不完,讲之不完的经典故事
一座客家围屋,就是一座金山
一座客家围屋,就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故乡的山是时代的金山
故乡的水是时代的银山
故乡的土地是时代的粮仓
故乡的路是时代的高速路
故乡的路是时代的高铁
故乡的跨越
召唤回家的征途
到处都是故乡的景致
处处都是故乡的财富
故乡的土地也开始值钱起来
故乡的一切比城市更金贵
(五)幸福就在身边
青春岁月牵手莞邑
生命活力的召唤
公园、景区注定是我释放压力的乐园
世界工厂的东莞依旧是山水相连
假日的欢腾誉满“水濂山森林公园”
城市的温馨,城市的发展与幸福相连
走进“松山湖景区”,碧水蓝天就在眼前
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找到快乐的真谛
爬上“银屏山森林公园”,登高望远
理想跨越时空,追逐快乐的宣言
驻足的天地间,享受城市的山水之美
热爱生命的游客总是向东莞的景区进发
当你走进东莞的凤岗,更有新的发现
凤岗一河两岸的靓丽引来热闹一片
热爱生命的智慧者在这里聚光散发
优美的舞姿呼唤驻足观赏的人群
美丽的面容,亲切的微笑在绽放
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展播,滋润人间大地
园龙山公园景致常年亲吻锻炼的使者
夏天的这里更加热闹非凡
广场舞在东门演绎,嘹亮的客家山歌
在这里沸腾,在这里传唱
老的,小的,年轻的……
与舞步同唱,与高兴相伴,与幸福热恋
流动的脚步随山势而进西门
篮球健将在球场上如轻燕献艺
共同的锻炼,不分语言
普通话、客家话、四川话、英语……
混在一起喊叫,场外片片的温馨笑声
生命的力量在这里聚光,在这里延伸
紧邻的碧湖公园更显雄风
一桥横挂康佳路联两园
站在桥上,观来往车龙
思绪凤岗向前的车轮
幸福的高铁列车在这里跨越
锻炼的生命在碧湖公园中盘旋攀登
高楼林立映衬着城市的蓝天
幸福的东莞滋润着定格的家园
(六)天空被秋一点点举高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叶子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
大自然的动物在集会
发出欢快的宣言
默然应对残酷的炎热
知了爬上高高的枝头
在烈日下,拼命的高叫
农民正在田地里挥动锄头
种下时间的希望
等待的是满脸的笑容
山野,庭院铺上一层层落叶
金黄色的水,金黄色的云
红艳艳的辣椒,稻谷低下头
呼唤农民的镰刀
仓库塞满农民的微笑,压弯了腰
(七)将城市的别墅搬回故乡
城市是人民心目中的伟岸形象
就拿城市的交通说说吧
地铁,出租车,滴滴打车……
这玩儿相信很难搬回老家
你说这城市的高楼
这样的东西也艰难搬回老家
将城市的别墅搬回老家这就不是神话
按照城市的别墅图纸在老家精心打造
配上天然的氧吧,大山的清泉
自然小动物的乐润恰似世外桃源的家
城市的文化是人民追求的胜景
就拿图书馆讲讲吧
知识的天堂在这里找到真知
电子书,网络书,纸质书……
想找的书籍也许应了读者的心愿
城市的图书馆也许搬回老家是神话
只有网络的神奇拿来研读吧
坐在乡村的家中静静地思考
写一首时代的新歌
把城市的图书馆版图已搬回老家
(八)故乡的牛棚
岁月的清风凝结成生命的海洋
驶进五十年轮的春夏秋冬
赏花赏月总勾起故乡的趣事
童年放牛的活儿勾起莳田的剧场
牛是家庭的粮仓,牛是耕田的首长
田字形的木桩,盖上稻草
这就是老黄牛的“新家”
自由地是老黄牛的希望
分田到户,老黄牛有了新任务
粮食,人,老黄牛相互依存
改革开放四十年,超越了发展的水井坊
故乡的牛棚依旧,成了古镇的旅游景点
讲述过去的故事,演绎新时代的蓝图篇章
四川话、英语、日本话、客家话……
混合在故乡牛棚的周围,寻找新农村的奥秘
(九)故乡的缩影
我赞美凤岗
因为,她是中国象棋大师杨官麟的故乡
象孔子的晴空
象徐霞客的海洋
深远辽阔,富于幻想,实现梦想
我赞美凤岗
因为,她是客侨文化的殿堂
象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象一带一路的梦想
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我赞美凤岗
因为,她是红色土地的希望
抗日英雄精神象燃烧的火焰意象
改革春光象初升的太阳
企业倍增计划朝气蓬勃,引来京东展望凤岗
处处散发着经济温暖的阳光
我赞美凤岗
因为,勤劳创新是人民小康致富的法宝
有星云密布的工厂,有高楼林立的温馨小区,有美丽如花的公园
一家家企业犹如一座座银行
在政府的引导下写上了最美的改革乐章
我赞美凤岗
因为,她是海纳百川的疆场
象草原一样,宽阔嘹亮
象晨雾一样,绚丽迷人
放纵它,遗忘喜悦的乐章
驾驭它,乘风破浪桂冠的荣誉挂满胸膛
我赞美凤岗
因为,她是人生拼搏的殿堂
拥有了她
便拥有了七彩人生
拥有了她
人生价值观的思绪豁然开朗,事业会更加辉煌
我赞美凤岗
因为,她是一首美妙的客家山歌
她让我们在一起合唱
荡起了双桨,凝聚宏伟的力量
让我们畅想小康的幸福之花
永久点燃,常年绽放,收获梦想
我想说,凤岗的光芒
正在冉冉升起中国的梦想
我想说,凤岗的成长
经历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不断磨练与创新
更加熠熠生辉
我想说,美丽凤岗的崛起在前方
更多中国五百强的企业加入前途会更加无量
“新时代”为我们描绘奋斗的方向
美丽和谐的凤岗更能谱写出时代的新篇章
(十)古井的故事
我是农村的孩子
挑水的任务常落在我的身上
青少年的时光围着古井长大
与古井成为亲密的朋友
期间受益甚多
学会感悟,思考,责任与担当
古井的夏天,人气真旺
乡亲们凌晨五点就来挑水
古井的水少,不能满足村里人
挑水的人叠加起来排成长龙
因此,古井的周围整天热闹起来
围在那里讲故事,读唐诗宋词
老人们常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来取水
时常看见古井的泉水口
泡泡的泉水口,流出小小的泉水
个把小时才能打上两桶
古井的水像油那么珍贵
为乡亲们的生命提供新鲜的血液
古井的无私被誉为奉献的精神
古井从不需要报酬,从不埋怨
年年如此,一直保持到今天
古井的水依旧是这样美,乡亲们还是那么亲
古井的水就像乡村的祠堂一代一代传承
古井的水始终保持着清澈透明,流水不断
滋润着家乡的幸福和谐,家兴人旺
古井的水美,人更美
逢年过节,古井边拍照的乡贤也多了起来
讲述古井的过去,开辟新时代的今天
古井有了它的名片
成为乡村旅游的经典景点
讲述着把家乡变化的故事

古汉新,笔名古牧,广东五华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创作专业。1991年至2010年期间曾任中专学校校长,大学兼职教师。2010年任广东省乡镇长科学促进协会副秘书长。2012年供职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人民政府、2018年8月任职于东莞市应急管理局凤岗分局、2020年8月至今任职东莞市凤岗镇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2014年加入中国小说学会、2020年5月加入中国诗歌学会、2022年3月加入中华诗词学会。199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合著有《中国诗歌》、《中国散文》、《长安风诗歌10人选》、《建国七十周年现代诗十大家》等,诗歌评论有《为莞正名 扬其正能量》、《当诗歌遇见红水河》,散文有《致敬母亲》、《怀念父亲》,报告文学有《精准扶贫的凤岗故事》等。诗歌《只要明天还在》曾获第三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诗歌《爱情驿站》曾获第三届“龙凤山庄杯”全国爱情诗歌大赛优秀奖;散文《超越自我》参加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新闻社、全国政协《中华纵横》杂志社共同举办的“中华纵横”诗书画摄影征文比赛一等奖。小说《惆怅的追思》参加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和中国《女友》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文学青年征文大赛中荣获佳作奖。被中国诗歌学会评为2021年度优秀会员。被第八届(2022年)墨西哥国际诗歌节评为优秀诗人。

【诗迎二十大】征稿告示
党的二十大将于今年下半年召开。为喜迎这一盛事,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南方诗歌专委会、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特联合举办题为“诗迎二十大”主题诗歌征集活动。
内容要求:抒写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成就,展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先进事迹和良好精神风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对各行各业的讴歌赞美,对先进精神优良品格的展现褒扬等主题诗歌均可。作品积极向上,体现正能量。
参与对象:广大诗人、诗歌爱好者。
活动时间:2022年5月20日至党的二十大召开,此次“诗迎二十大”活动结束。
稿件要求:1.新诗、旧体诗均可,长短不限,数量不限;2. 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不得冒用他人名义投稿,文责自负;3. 投稿时须在文末附上作者真实姓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2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个人照一张。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在主题标明“诗迎二十大”字样)。
作品待遇:择优在广东作家网、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媒体发布展示,不付稿酬。所登载作品以“都市头条”的阅读量为参考,奖励前10名(证书、文化礼品。欢迎社会各界提供礼品支持:微信gjs6969)。
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南方诗歌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
广东现代作家研究会诗歌研究中心
2022年5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