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情甜品
杨 敏
岁月是一张单程车票。那些曾经色彩斑斓的歌曲,退成黑白,依然在反复地唱着。
奶奶说,看我们像馋猫一样吃清补凉的时候,她最开心了。
记得小的时候,奶奶总喜欢在炎热夏天的傍晚,给我们煮一锅浓浓的清补凉。与青岛的清补凉不同,奶奶的清补凉是我们当地一种清热下署的甜品,里面的材料可丰富了,有红枣、薏米、枸杞……再加上白糖,熬上十几分钟,甜味会渗入红枣、薏米、枸杞中,夹起一颗饱满而鲜艳欲滴的红枣,放入口中,一股甜甜的暖流刺激你的味蕾,伴随满足的微笑渗入心窝。在这个时候,奶奶总会边给我们扇扇子,边讲起家中的旧事。偶尔我们会好奇地问几个问题,譬如老祖宗有多高呀?奶奶总会慈祥而又从容地一一为我们解答。
妈妈说,今天特地为我们熬了海带糖水。
第一次,奶奶教我煮清补凉的时候,我把盐当成糖,放了好几大勺,结果可想而知。奶奶只是略带责备而又慈祥地说,这个傻孩子,下次要注意点儿!第一次,妈妈教我熬海带糖水的时候,绿豆被煮得太烂早不见了踪影,但是玉米和红豆却硬邦邦的。妈妈摇了摇头,说了些火候等注意点,就让我再煮熟玉米和红豆。最后还是妈妈和我们一起把糖水喝完了的。
现在的现在,我已经既可以把清补凉煮的香甜,也可以把海带糖水熬得清甜了。
这小小的一碗糖水浓缩了妈妈奶奶们对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包容,见证了她们一年又一年的付出。岁月偷偷潜入这碗糖水中,带走妈妈奶奶的青春,却带不走我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曾几何时,当我们狼吞虎咽的时候,她们脸上就不再疲惫,心中顿时充满了幸福的滋味。现在,请你们吃一碗我煮的糖水!虽然它不够香浓,但却是我怀着一颗感恩的情,用孝顺的心调制的。
某一天,当我睁开期盼的双眼,习惯地走进熟悉的厨房的时候,也许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时间的单程列车上,有的人与我匆匆地擦肩而过,注定成为彼此人生中的过客;但是,我的亲人们,没有你们,我的生命就不再完整。在一场青春过后,我不会走散在你的生命中,永远,永远。
作者简介:
杨敏,生于1984年,山东潍坊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曾在《人民日报》《半月谈》《文汇报》《诗刊》《大众日报》《星星诗刊》《新华日报》《知音》《深圳特区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