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 革命的后代、故事讲述人、作者简介:杨尚义,干部,写作爱好者,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工作期间曾被上级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多篇文章获奖,并发表在国家、自治区、市,县级杂志、报刊、网络平台。

传承红色抗战革命精神,推动当地红色旅游事业科学发展现在适逢祖国走进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党的二十大,为当地谋实事办实事。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活动对全中国的抗日胜利意义重大。回忆当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建议力行未来发展。
抗日时期,呼市武川县哈拉合少乡仁字号村是支持土左旗一前晌村委会杨家西沟村红色根据地——绥西地委和专员公署抗日革命的大后方,杨家西沟在武川西南端马场梁不远处,已属土左旗地界,属一前晌村委会,这里居住着我们杨家祖辈包括我的老爷爷杨广德我们杨家一大户人家。

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是打日本侵略者和坏人的,他们不管是汉族,还是蒙族等少数民族,都很团结,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他们纪律严明,我的祖辈们怕他们冻坏、挨饿,就让他们驻扎在杨家西沟杨家大院中,在1939年--1941年上半年,杨家大院中的部分房屋就成了绥西地委和专员公署的办公地,这里八路军游击队领导经常开会和讨论研究许多抗击日伪问题,进行过党的干部培训,老革命领导人白怀志、郝秀山、罗重群、马亚夫、马南风等同志在那时也先后多次来参加过开会培训研讨,著名的《绥察行政公署施政纲领》在这里研讨过,攻打敌占区陶思浩等战斗在此也研究过。

杨家西沟周围有几个地方还驻扎了八路军游击队战士,杨家西沟周围也有些地能种,但满足不了这么多的革命干部战士食用,于是就从仁字号村往这里运送粮食物资等。仁字号村住的我的爷爷杨仁全家人把自己地里产的粮食物资通过骡马经马场梁运到土左旗杨家西沟供八路军游击队干部战士用。 为了八路军游击队干部战士尽量不挨饿、不缺营养,前前后后八年抗战中,我们杨家为八路军游击队捐献过很多粮食和衣物,有时过节日给改善伙食。
骑兵支队马的草料,我们杨家也供给很多。这样日伪军就恨我们,见了我们杨家人就绑、打、杀,杨家西沟的杨家大院房屋让烧了7次,烧了自己又盖起来,把杨补成绑架了十四次,勒索了许多财物牲畜。后方供应地仁字号也没有放过,日伪军共扫荡了11次,抢劫了不少财物牲畜,有一次把我二爷爷杨生全逮住,殴打致残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就这样,很有正义感的我的老爷爷杨广德、爷爷杨仁全和杨家人继续积极支持抗日革命,男的种地站岗放哨送信运送吃用,女的缝补做鞋做干粮做饭很是辛劳。那时,我爷爷和八路军游击队干部大多是同龄人,他们互相称兄道弟,有的是磕头弟兄,他们有白如冰、李井泉、姚喆、于占彪、杨叶澎、杨植霖、靳崇智、彭德大、李森、李维中、王威、王建功、罗重群、王弼臣、曹文玉、包胜标、黄厚、奇俊山、王经雨等同志,我老爷爷年龄比他们大是长辈,把他们当自己家的人。
大约在1940年三月份的一天,大青山抗日游击队支队政治部彭德大主任率领几人在固阳县下湿壕小帮朗村北发动群众抗日伪时遇到日伪军袭击,在与敌人周旋时因寡不敌众,不幸中弹为国捐躯,他的遗体就是被战士们抬到杨家西沟村,在我们杨家人帮助下安葬在村北。
大约在1941年,杨植霖同志在与敌人战斗中不幸负伤,当时也无战地医院,游击队将他老人家运到杨家西沟杨家和附近山洞养伤,经杨家人认真护理疗伤半年后才康复,类似这种事例举不胜举,我们杨家西沟用内蒙古日报社一记者的话说类似小延安,而武川县仁字号村就是大后方大供应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新版《大青山抗日斗争史》中是这样表述的:“绥西大西沟富户杨广德热心支持抗日,我军政人员经常吃住在他家,而且他还经常捐献粮食、草料,以济我军困难,毫无怨言。”我就是从仁字号村出生成长的,是党的好政策使我茁壮成长,是这个小山村哺育了我,我不能忘记党的恩情,不能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和父老乡亲们,和我家乡的老师们,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我的成长。我就是祖辈杨广德、杨仁全等对革命有贡献的人的后代,我们祖辈对革命有贡献,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功劳将永留史册,永驻人间,我们作为有功人的后代,更应做出一番成绩,来回应祖辈的重托,家乡人的希望,和祖国、人民对我们的培养。
我的父亲杨子华,是人民教师,我的母亲孙翠莲,在家务农,她们对我们子女悉心培养,教育严格,她们常用过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各民族团结一致艰苦革命和祖辈的积极支持革命精神来教育我们,她们常用“良书如镜天天照,壮志如梯步步高”等座右铭来启发我们。诸如此类,革命前辈、长辈在激励我们晚辈逐步成长。在党的政策鼓舞下,我们红色革命根据地、山老区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探寻踏入山老区的科学发展之路。

山老区人民也在其中投入紧张工作的洪流中,为呼市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像这样不适宜耕作交通不便的山老区小山村已实行移民政策,这也是适合当地实际的长远之计。即小山村杨家西沟,仁字号也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种树种草,恢复生态,整体移民,当地可利用资源(极少数易耕地和草坡)按一定方式(入股、租赁、证券化等)归并承包给专业大户经营。
仁字号村将来和庙沟村、榆树店村、马场梁、杨家西沟等革命老区一起打造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和康养旅游胜地。周围美景有榆树店的大榆树和北魏行宫,庙沟村村南村西的元山、果园、平顶老虎山、古长城、马场梁的天然草牧场、马圈沟口荨麻塔的天然瀑布等,美食有庙沟的莜面、碌碡湾的糕,等等都给人美的感受,令人流连忘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这些和红色革命史、革命遗址、遗迹结合起来,还可向东南连通正在建设的德胜沟、李齐沟、井尔沟红色文化教育生态旅游区,向西南连通正在扩大建设规模的九峰山、正在申请建设的一前晌(包括杨家西沟)红色文化教育生态旅游区,这些联合起来形成综合红色文化教育康养生态旅游线路和基地。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贺龙女儿贺捷生将军、姚喆儿子姚普明先生、杨植霖儿子杨春雨先生、杨林村先生等老革命后代说的,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山老区、许多旧址纪念地和优美的大青山风光融为一体,建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是利国利民教育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有识之士要多宣传、早谋划、早成功!朱德孙女朱新华、李井泉女儿李力清、于占彪儿子于中勇、黄厚的女儿黄丽英、王建功女儿王宏、罗众群女儿罗绥明、王威儿子王志民、白怀志女儿白秀英、靳崇智女儿靳红梅、马亚夫儿子马庆生和马俊生等红色革命领导人的后代等也非常赞同,提倡发挥好红色资源作用,打造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革命历史,把老革命领导人遗志坚持下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总之,现在适逢祖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学党史谋实事办实事,回忆当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建议和力行当地未来发展:即从呼和浩特市区到武川可镇燕谷坊等地到武川井尔沟(可通往呼市)、德胜沟、李齐沟、榆树店村(可通往土左旗)、庙沟村(包括仁字号)、马场梁、杨家西沟(可通往西白石头沟到哈素海,也可通往西九峰山到土右旗、到固阳)联合起来形成综合历史红色文化教育康养生态旅游线路和基地。
这需要一是继续挖掘真实全面的历史红色故事,加大大青山范围,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武川县、土左旗、土右旗等地的宣传力度,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按自治区、市、县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招商引资,找到有实力真正干事创业的开发企业,调动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积极性,共同开发红色旅游加其他项目,开发全域旅游加其他项目。
二是把历史、红色革命涉及重要人士、故事遗址遗迹立纪念碑:如:榆树店北魏行宫广德宫及所住魏主、马场梁及萧太后、仁字号大后方及杨仁全等、杨家西沟杨广德等等。
三是逐步重建历史、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如:榆树店北魏行宫广德宫、仁字号大后方、杨家西沟、彭德大墓地等。
四是把新扩充的红色历史内容和历史、红色遗址遗迹重建的模样缩小成模型放到自治区、市、县历史红色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如武川县有德胜沟红色纪念馆、燕谷坊党建红色宣传展览馆等)中。充分利用好当地人文历史红色故事、美景和绿色的美食莜面等建成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康养、生态旅游、民族团结教育之地也是很好的,这也是当地今后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大青山呼市武川土左旗等地全域旅游事业科学发展、振兴当地的重要途径。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团结奋斗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将我的一点所想所要办的实事进一步充实写出来,愿和大家同舟共济、努力前行!
愿我们认真学习贯彻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做到在复杂形势面前不迷航、在艰巨斗争面前不退缩。”愿我们在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英明领导下,在各级党组织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引领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精神,为建设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土左旗等地区多办实事、多作奉献,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文作者:杨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