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549期

“森严的“故事”之五十一
——曾经的“中国男足”
主播:云水禅心

“生平放眼空余子,射戟辕门数不知。百步穿杨人共誉,红须碧眼也惊奇。百年养士古人风,今见西方礼遇隆。历尽风霜吾老矣,聊凭歌咏寄微衷。”
上面这首《射门有数感怀》是一百年前的“中国男足”队长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李惠堂先生早年所作。百年前的“中国男足”和今天的“中国男足”简直是天壤之别。提到今天的“中国男足”,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受,多年来他们在国际赛事上一次次地“证明”着“中国男足”的不行,强队也好,弱队也罢,输球输的连我们自己都不愿面对中国的足球,“中国男足”似乎得了软骨病,怎么治这腰都直不起来,真可谓伤透了国人的心。
然而,一百年前那个积弱积贫、战火连天下的“中国男足”所创造的辉煌战绩和赢得的地位一点都不输给勇夺五连冠的“中国女排”,他们让多灾多难的祖国扬眉吐气,令人钦佩、令人叹服!今天就让我来为朋友们讲讲“中国男足”的故事,共同感受他们当年的风采与荣耀,体会他们当年的坚韧与奋争!
时间得从一百年前说起。1913年到1934年的21年里,亚洲最高规格的体育赛事“远东运动会”先后举办了十届,除了第一届“中国男足”是亚军外,其余九届全都是冠军。那个年代的国家内忧外患,灾难深重,正深受日寇蹂躏。但看看下面这组战绩,你就知道当年的“中国男足”是何等的厉害了!1917年5比0横扫日本;1921年4比0大胜日本;1923年又以5比1大败日本。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的一场中日足球对决,当年的日本人一心想着要在这场球赛上一雪前耻,而我们的国脚小伙子们个个想的却是报国仇家恨,因为1931年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三省由此被占。这场球赛“中国男足”的每一名队员卯足了劲要为全国同胞出出这口恶气。当时“中国男足”的六大主力队员全都缺席,就在中国队与日本队踢成了3比3平的关键时刻,中国队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点球机会,队长李惠堂主罚,球应声入网,4比3,中国再胜日本。这场球赛可谓洒尽了中国男足健儿太多的泪水和汗水!
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戏要听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李惠堂,1905年9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梅州,他是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其火爆程度一点不亚于当今的梅西。
那个年代,国将不保,何谈体育、何谈足球。所以,当时的“中国男足”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杂牌军”,队员中有驾驶员、警察、职员,也有大学生。当时的“中国男足”没有经验丰富的外籍教练,更没有职业运动员,就连基本的经费保障都成问题。可就是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待遇,这支球队在队长李惠堂的带领下,当年以连获9届足球冠军,其中“远东运动会”从第二届到第八届蝉联7次冠军,尤其是1923年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的大阪举办,赛前日本人普遍认为是稳操胜券,结果被中国队斩瓜切菜般的以5比1的大比分彻底击溃。这场比赛中,李惠堂近距离一脚大力射门,击中日本队门将的胸口,连人带球直接踢入球网,日本门将当即口吐鲜血被换下场,“李铁腿”的绰号随即闻名。从那以后,当年的“中国男足”实力开挂,一路凯歌。1926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比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格兰猎克斯队,这是“中国男足”首次击败欧洲强队,让世界为之震惊,从此不敢小看“中国男足”。之后更是以亚洲第一的名次踢进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16强。
说到这届奥运会,“中国男足”遇到的窘境让人泪目,因为前往柏林的20万(大洋)来回路费却成了拦路虎,一开始球队决定放弃。可听说日本队通过了预选赛进入了奥运会,如果中国队不去,手下败将日本队将是代表亚洲的唯一参赛球队,球员们的斗志立马唤起。于是决定提前三个月乘船出发,一路靠踢表演赛挣取路费。越南、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印度,83天踢了27场比赛,只要一下船就踢,为的是多嬴球多挣门票钱,但这样的代价是每场比赛主力全上,即使有病也得咬牙挺着,27场比赛23胜4平,没输一场。令人感动的是,他们所到南亚之地的气温均在40度以上,为了省钱全队挤在最低等的船舱睡地铺,不但自己买菜做饭,有时还以咸菜凑合。就这样终于挣足了参加柏林奥运会的来回路费。抗战在即,民国政府囊中羞色,在获知男足队员靠“卖艺”挣足路费的消息后,请求匀出部分费用资助其他运动员,最后他们给自己留下10万后,剩下的一多半全都给了其他运动队买船票,可以说当时的“中国男足”扛起的是整个中国奥运代表团,国足队长李惠堂后来被选成代表团的旗手走在队伍的前端,引领着中国代表团步入奥运赛场。
中国队到了柏林之后体力严重透支,彻彻底底成了疲惫之师,命运不济的“国足”首场抽到的就是当时最强的英国队。那时没有小组赛,输一场就直接淘汰,英国对这场比赛特别重视,女王直接发电报鼓励球员。可是我们的“国足”呢,住的是最差的旅馆,在房前屋后找块空地练球就已经不错了。面对如此寒酸的中国队,比赛似乎毫无悬念,上万的观众进场就等着看一场屠杀,看中国队到底输几个球。可是一开打中国队就让全场大吃一惊,队员们个个跑位灵活,积极拼抢,一时间英国门前险象环生,队长李惠堂突然一脚传中给了前锋孙景顺,大孙迎球就是一脚,球应声入网,就在队友们准备拥抱庆贺的时候,裁判判罚孙景顺越位在先、进球无效。下半场开场12分钟,中国队又制造了一次绝佳的射门机会,球落到了右边锋曹贵成的脚下,曹贵成带球突破能力超强,人送绰号“飞将军”。可就在关键时候,体力已经严重透支的他双腿一软竟跌倒在地上,眼睁睁看着皮球从英国队的门前划过,飞将军用手捶地,哭的像个孩子一般。比赛还剩20分钟,中国队体力彻底撑不下去了,英国队连进两球,就这样中国队被淘汰。这场比赛虽然输了,但报道奥运会的世界各大媒体却载文盛赞中国队。西方报纸说“中国的足球水平不输给欧洲各国”,“输在体力严重透支上”。
1938年法国世界杯首次给了亚洲唯一一个名额,正当国足全力备战世界杯的时候,“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国脚们直接从赛场冲向r战场。“中卫”陈镇和成了王牌飞行员,空战中先后击落4架敌机,在一次战斗中,他的战机被日军炮火击中,他开着飞机和日军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35岁。他曾经说过“我喜欢踢球,现在爱上了开飞机打鬼子,我恨不能把鬼子的头当球踢!” “门将”黄纪良则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被俘后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左后卫”谭江柏担任的是国军第十九路军运输大队的大队长,一次次冒着枪林弹雨把作战物资送到前线。当年的谭江柏弹跳惊人,头球技术亚洲第一,人称“铜头”,曾被誉为中国足坛“四大天王”,多年后他的儿子谭咏麟又被誉为香港歌坛的“四大天王”。谭老活到95岁,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国庆阅兵的场景时就像战士一样举手敬礼,一起高喊“为人民服务!”老人去世后的每一个国庆节,儿子谭咏麟都会替父亲对祖国献上祝福。“前锋”孙景顺曾经在一次和英军联队的比赛中一脚凌空抽射竟然把结实的球网射穿,人送绰号“铁腿”。而“后卫”、队长李惠堂,柏林奥运会后法国红星队以年薪8000英镑,折合大洋6.4万块的待遇邀请他留在法国踢球,但是他以“球队离不开我,祖国离不开我”婉拒,后为国征战24年,进球1860个,1976年他跟巴西的贝利、阿根廷的马拉多纳等一起被尊为世界五大球王。
当年的“国足”被称之为中国足球的黄金一代,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他们生活在今天的和平年代、生活在今天富强的祖国,他们的奥运、他们的世界杯,会取得怎样的精彩与辉煌,我们真的无法想像。
无论是赛场,还是战场,他们都是铮铮铁汉、民族的骄傲!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沿途卖力表演自筹路费的辛酸;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不远万里,颠簸前行的艰难;我们更不能忘记,他们在抗日的前线,英勇无畏,为祖国而战的慷慨与勇往!
这就是百年前的“中国男足”,当我们今天读到他们的故事时,相信很多朋友会和我一样为他们而热泪盈眶,为他们而感慨激昂……
2022.7.7.

作者简介:森严,男,甘肃白银平川区人,国家机关公务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国辉书画院秘书长。一个酷爱文学艺术的业余”选手”。从业四十余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喜欢书法摄影,其书法与摄影作品多次在行业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开始学写诗歌与散文,诗作以自由体见长,很多作品被自媒体文学刊物登载,个别散文亦被地方纸质刊物刊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主播简介:云水禅心,本名王传芳。中华诵读联合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播。“为你诵读杯“第三届中华夕阳红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暄言宝典永久学员师从婧暄导师。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专职主席团成员:森严、聂子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荷塘月色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刘世灵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