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教文墨香》家教篇
家教
文/韩积蕊(山东)
家庭教育可谓是一个与时俱进、常讲常新的话题。家教简而言之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知识传授、情感交流和文化影响之活动。
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觉醒的新时代,孩子们外出打工,用人单位皆索要两证。一是身份证,二是学历证书。
社会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关注两大热点,一是读书,二是家教,仅仅给孩子们吃饱穿暖远远不够的,谁家的孩子管理严格,孩子学习成绩比较优异,谁家的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孩子的成绩位居下游,日常行为也欠规范。
孩子12岁之前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待成人后也不爱读书学习,不求上进,以懒为妙。步入社会后一生只能从事简单的劳作,进而导致代际传递。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教是孩子长成的基石,家教的核心是子女教育,《增广贤文》上有句话:“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这就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父母的认知梯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高度。教育者自己必须先受教育,加强学习,广泛涉猎,才能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真诚希望大家尊师重教,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读书学习。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一个孩子在外面的行为不规范,大家往往不说这个孩子怎么样,而是说这个孩子“什么家教呀。”“就他那样的家庭怎能出息好孩子!”由此观之,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脸面,孩子的言行举止都能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家教如何。

良好的家教简单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立家规。
让孩子懂规矩。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能说,那些话不能乱说。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没有成文的家规和家训,家长的口头说教同样等于家规,口口相传、代代传承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第二、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比如,我们教育孩子思想开阔,自己就要有大局观念;教育孩子不沾便宜,自己在生活中就不要斤斤计较;教育孩子文明礼貌,自己就不要满嘴脏话,家庭生活中也应注意运用礼貌用语;教育孩子不要吃喝嫖赌,首先自己要做到洁身自好;教育孩子好好学习,自己也要读点书。
第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
新时代,新要求,家庭教育也应该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合理运用以下教育教养方式方法,灵活地运用于教育实践。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严父慈母的作用;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举;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大禹治水贵在疏而不是堵。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提升;
1、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去图书馆、阅览室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感受读书的快乐。
2、参观海底世界拓阔视野,参观博物馆,拓宽文史知识面。
3、参观开放式的大学校园,树立学习目标,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
4、游览名胜古迹,增强孩子的爱国情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让孩子感受红色教育。
5、观看文艺演出,丰富文化涵养。聆听名家名师讲座,让孩子开阔眼界,提高境界,播种希望,收获成功。
6、与时俱进重家教。教育观念也不能是静止的,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互联网现代化进程,陪着孩子上网课,带着孩子串门接触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等等,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让孩子受益一生,家教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做个精心精进的家长。

家庭教育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接近孩子的特点,更符合时代的要求。现代的家庭教育理论与方法,既不能脱离中国国情,又不能无视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精华。跟上和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任重而道远。
年轻父母必须明白,培养教育孩子没有小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如今大家都在为生活而奔波,谁都不容易,不要一味地强调自己压力山大,更不要以不懂教育为借口,以各种理由推脱家教责任。孩子才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开明的家长抽出点时间来,用心陪陪孩子,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你的孩子绝不会让你失望!



作者简介: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家教名师,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部: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