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2022年第4期)

目录
1.小小说
《狗眼》 天目湖客
2.散文
《始终不能忘掉的人》陈进超
3.随感
《月色听音》 郭 琪
4.观感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高 智

狗眼(微小说)
天目湖客
老徐爱收藏,听说苏联解体了,就决心辞职到俄去淘宝。
临走时,他把自己养的一条小黑狗和几件值钱的文物藏品,托付给自已的徒弟小宝照看,并给了小宝一千元钱,算是小黑狗一年的生活费。
老徐说,不管成败如何,我一定会赶回来的。这一千元钱,算是小黑狗一年的生活费吧。
三年了,老徐仍没回来,小宝认定老徐已经不在了,不会回来了,就卖了老徐的一些藏品,盖了个四合院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八年后,老徐还是穿着当年那件破棉袄,又回到了家乡,家乡的老熟人们,几乎都认不出他是谁了。
一天早上,小宝开门后,突然看到一脸胡子的老徐,浑身脏兮兮的,还是穿着当年那件破棉袄,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
老徐一声没响,默默站在门前,就象一个老叫化子。
小宝楞了半响,揉眼看着老徐,才知道师傅真的回来了,生怕老徐开口向他要藏品,就来个先发制人:小黑八年的生活费,你看咋办?
老徐喃喃说,小黑呢?
小黑突然从里面窜了出来,一见老徐,亲热无比,摇头摆尾,在地上打滚撒娇。
老徐从怀里掏出一扎一万元的钱,扔在地上,回头就走。
小黑立即咬起钱追了过去,跟着老徐后面,一步不离走了,头也没回一下。
小宝楞在门前,这才反应过来,师傅在外面发大财了!望着老徐和小黑远去的背影,不由得羞愧满面,他蹲了下去,心里直骂自已:我真浑,怎么看不出来呢?我真浑,人眼看不过狗眼!
作者简介
天目湖客,本名宋仁年,江苏溧阳市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宋仁年戏曲影视作品选集》《难忘乡情》等多部专著文集。现为《族群文化》杂志总编。

始终不能忘掉的人(散文)
陈进超
世界上有一个人,在世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地嘱咐你要多穿件衣服,要注意安全,跟你说不要担心他们,照顾好你自己的孩子就好。儿时、上学、下乡、工作、成家……一路走来,他们操劳的心,付出的辛苦,说不完、道不尽……当他们不在了,你才突然感受到落寞,对于他们,除了无尽的感激、感谢和感恩,还有深深的内疚、心疼和懊悔。懊悔自己,承载了他们无穷的恩泽,索取了他们全部的挚爱,而回报他们的却微不足道。这个人恩重似山,始终不能忘掉,他叫做至亲父母。
世界上有一个人,和你在一起时候,偶尔会和你打架,偶尔会和你斗嘴。他小时候可能抢过你的零食,偶尔还跟父母打小报告,但也总是爱护你比谁都多,你们同根同宗,同血同脉,有最亲密最情深的关系。即使互相老了,他的事就是你的事,他的喜怒哀乐你会随时关注,甚至偶尔还有点心灵感应。这个人亲如手足,始终不能忘掉,他叫兄弟姐妹。
世界上有一个人,是陪伴你时间最长最久的人,是与你相伴一生、白头到老的人。俗话说:“家常饭,粗布衣,知冷知热结发妻。”老了才真正懂得知冷知热、不离不弃的老伴,才是你这一生最可宝贵的财富。能够忘了别人,也不能忘了老伴,偶尔给老伴制造一点小惊喜,更不能因为照顾子女而忽视了老伴。要记住:唯有老伴才是陪我们到老最久的人。这个人情深似海,始终不能忘掉,他叫终身老伴!
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是能够关心你,思念你,鼓励你,帮助你,点赞你的人。在你取得成绩的时侯,不会嫉妒你、讽刺你、挖苦你,而是敬仰你、钦佩你、点赞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疏远你、抛弃你、蔑视你,而是同情你、支持你、帮助你,使你度过难关获新生,柳暗花明又村。这个人真诚友爱,始终不能忘掉,他叫知心好友。
愿我们始终不要忘掉这四种人,牢牢记住他们的恩德,种下诸般的因缘,度过自己的极乐人生。
诗曰:
此生有君九缘连,冷暖温馨互挂牵。
祝语倾情盈至爱,平康幸福夙心燃。
陈进超,男,1946年9月生,上海崇明人。六六届高中毕业。72年2月开始教育教学工作。82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4年被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6年退休。喜欢文学写作和格律诗词学习。现为上海诗词学会会员,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崇明乡愁诗苑会长,《乡愁诗苑》诗刊主编。担任《天下诗词文学》常务副社长及总编。

[随感]
月色听音
郭琪
轻轻闭上眼晴,静静感受这如水的音符,空灵仿若天籁的旋律流泻而来,溢满心间。当浪漫深情的钢琴,遇到超凡脱俗的洞箫,二者完美融合。一吹一弹,相互映衬。钢琴起起落落,箫声婉转徘徊,情意绵绵,深情对话……
缓缓悠扬的钢琴轻轻地弹奏,当思念的箫声再起,从静谧的夜晚又进入到箫乐的深情脉脉,钢琴缱绻的音符是那柔和的白月光,瑟瑟的箫声乃是相思的心声。秋水长天,桂花的暗香里,藏着往日的深情款款,耳畔呢喃。
心底一直有一份如水的从容,着一袭白纱,随风飞扬。衣袖舒展柔情万种。携一份江南烟雨氤氲。琴箫情绻,你我青衫单薄,书写一段尘缘往事。
前世我依靠窗前,花前月下,只为长箫吹奏的一曲凤求凰。这一世遇见你,我是小女孩模样,却坚硬如石。轻柔弱花,倾城暖月广厦,花灯万千,朝暮不依长相思。白首不离长相守。这一刻,我思念于月光,山水天涯,倾尽所有的温柔。即使留存苍桑,也要就着月色和思念,与你上演一次倾城之恋,呈现一世的绝美。
看,所有的思念把团团圆圆的残缺,变成了一轮滿月。在月色的思念里,溢彩流光。这一期花好月圆的时光,我只愿与你平分,无论今夕何夕,千里明月共此时,思念,是沒有方向的风。
作者简介
郭琪,笔名白云,辽宁省沈阳市人。辽宁省诗词学会、诗词联盟、盘锦市诗词学会会员。中教高级职称。热爱格律诗创作,作品大都发表在中国文苑头条。另有作品收录盘锦市诗集和沈阳下乡知青诗选中。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瞻仰邓壮节衣冠冢有感
高智
培训间隙,漫步天河公园,突然看到这里有邓世昌的衣冠冢。对邓世昌印象最深的就是电影《甲午风云》中他指挥将士撞向吉野舰(松岛号)的场景,瞻仰后心生感慨。
邓世昌的故事与“民族英雄”的称号总是连在一起。致远舰虽然船沉人没,但邓世昌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却广为流传。面对船坚炮利的吉野舰,致远舰上的邓世昌没有被列强吓倒、走狗迷惑。他选择用炮弹回击欺辱,用赴死捍卫尊严。
回想近代14年抗战史,英雄的名字不计其数。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与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杨靖宇,渣滓洞中绣红旗的江姐,还有刘胡兰、赵一曼等。而不知名的那些更是无法统计。上甘岭战役中一次次冲锋倒下的战士,长津湖保持战斗姿势等待冲锋号响起的一尊尊志愿军。他们都是一座座的丰碑。他们用生命换取五星红旗在富强的神州大地舒展的飘扬。美国评价志愿军时说中国志愿军是坚强而又凶狠的斗士,他们会不顾伤亡地发起攻击。他们也是凡胎肉体,他们的妻儿父母在一次次瞭望儿子出征的方向,却只能等到一次次的夕阳西下。但鲜艳的五星红旗早已在心中高高飘扬,身后就是祖国的信念早已深深扎根。他们是守卫祖国,抗击侵略的英雄!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向英雄致敬!
《国际歌》唱到: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英雄神话数量远超创世神话数量,因为中华儿女都是靠自己拯救自己,改变世界。这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三山五岳,是流淌在血脉里的黄河长江。外国人曾觉得中国人无知野蛮到不信耶稣,不信仰宗教。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信仰不来自鬼神,而是一个个彰显精神气节的活生生的英雄。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想必看到类似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都懂这样的民族气节,胸中定然燃起舍生赴死,立志报国的愿望。然而近些年来我们的英雄被别有用心之人蒙上灰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审交给日本,民族英雄的经典篇目被删;莫言作品中卖国求荣的奴才嘴脸;小学教材中不堪入目的插图;以谣言、夸大、扭曲、双标抹黑否定全国抗疫功绩的方方日记;雷锋、王成等英雄被谣言污蔑等都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警钟还要长响。
当代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上了强起来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上战场拼刺刀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但居安思危,用自己的力量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进取就是在爱国;舍身炸碉堡,冒死堵枪眼的壮举也很难再出现在我们的身上,但善待他人,路见不平敢有一声吼就是爱国!响应号召上山下乡也成为了历史,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爱国!让祖国强盛,是我辈告慰革命英雄,传递中华文明的时代担当!
邓世昌只是一个管带,但却是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典范;他葬身大海尸首无存,但衣冠冢却是清皇帝敕造新中国保护。这不就是“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是青山”的最好注解?
雨在不停的下,路延伸向远方······
作者简介
高智,內蒙包头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中学中级教师。现任珠海市唐国安纪念学校副校长。曾获评包头市优秀班主任,包头市土默特右旗班主任带头人。新近取得珠海市高新区语文教师知识素养比赛一等奖,珠海市小语经典伴我成长朗诵三等奖。热爱文学,钟情朗诵,长于主持,最喜欢感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朝气蓬勃。
中国文苑小说散文专刊
顾 问 张鹏飞 龙 秀
总 编 郭培友
主 编 王维正
编 委
贾小瑞 贾永丽 茹秀奇
赵永晓 高 智 樊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