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第2546期

学“诗”笔记(续上·四)
作者:梦如诗

(二)谣谚
谣谚起于民间,但影响力极大。它可以配上《乐府》的调子,唱出自己的东西。我们也把他叫作“民间乐府”。
“民间乐府”也很厉害,以五子句盛行,开创了五言诗的先河。尔后,五言就扎稳了脚跟,成为诗歌的主体,方兴未艾。
如两汉时佚名《清调曲词·相逢行》,已经是一首完整的五言诗了。
原文: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
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
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
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
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
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
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
音声何噰噰,鹤鸣东西厢。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
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
译文:
狭路中间两相達,道路狭窄车难行。
不知谁家一少年,车上把人来打听。
那个人家最易知,容易知道更难忘。
他家大门黄金镶,白玉修建大庭堂。
庭堂里面设酒宴,邯郭女乐供欣赏。
院中桂树飘芳香,庭里花灯极辉煌。
这家兄弟两三人,次子官职为侍郎。
五日一次回家来,路上也自显荣光。
黄金丝绳络马头,群众国观满道旁。
进入大门一环顾,只见鸳鸯各成双。
鸳鸯足有七十二,排列整齐自成行。
听见嗯嗯鸟鸣声,鸣来自东向西厢。
大媳善于织绫罗,二媳善于织流黄。
三媳悠闲无所为,挟瑟慢步上高堂。
公公婆婆且安坐,歌曲未完再弹唱。
《相逢行》后六句:“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丈人且安坐,调丝方未央。”后人称为《三妇艳》,影响甚远,而且好多作者以此写《三妇艳》。就陈后主·陈叔宝恋作十一首之多。
如:
南朝(梁)·刘孝绰
大妇缝罗裙,中妇料绣文。
唯余最小妇,窈窕舞昭君。
丈人慎勿去,听我驻浮云。
南朝·沈约
大妇拂玉匣。中妇结罗帷。
小妇独无事。对镜画蛾眉。
良人且安卧。夜长方自私。
《玉台新咏》)卷五:
大妇扫玉墀,中妇结罗帷。
小妇独无事,对镜画蛾眉。
良人且安卧,夜长方自私。
梁·王筠
大妇留芳褥,中妇对华烛。
小妇独无事,当轩理清曲。
丈人且安卧,艳歌方断续。
梁·昭明太子
大妇舞轻巾,中妇拂华茵。
小妇独无事,红黛润芳津。
良人且高卧,方欲荐梁尘。
梁·无均
大妇弦初切,中妇管方吹。
小妇多姿态,含笑逼清卮。
佳人勿馀及,殷勤妾自知。
陈后主·陈叔宝作十一首
大妇避秋风。中妇夜床空。
小妇初两髻。含娇新脸红。
得意非霰日。可怜那可同。
大妇西北楼。中妇南陌头。
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可怜还自觉。人看反更羞。
大妇主缣机。中妇裁春衣。
小妇新妆冶。拂匣动琴徽。
长夜理清曲。馀娇且未归。
大妇妒蛾眉。中妇逐春时。
小妇最年少。相望卷罗帏。
罗帏夜寒卷。相望人来迟。
大妇上高楼。中妇荡莲舟。
小妇独无事。拨帐掩娇羞。
丈夫应自解。更深难道留。
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
小妇春妆罢。弄月当宵楹。
季子时将意。相看不用争。
大妇爱恒偏。中妇意常坚。
小妇独娇笑。新来华烛前。
新来诚可惑。为许得新怜。
大妇怨空闺。中妇夜偷啼。
小妇独含笑。正柱作乌栖。
河低帐未掩。夜夜画眉齐。
大妇正当垆。中妇裁罗襦。
小妇独无事。淇上待吴姝。
鸟归花复落。欲去却踟蹰。
大妇年十五,中妇当春户。
小妇正横陈,含娇情未吐。
所愁晓漏促,不恨灯销炷。
大妇酌金杯,中妇照妆台。
小妇偏妖冶,下砌折新梅。
众人何假问,人今最后来。
陈·张正见
大妇织残丝,中妇妒娥眉。
小妇独无事,歌罢咏新诗。
上客何须起,为待绝缨时。
宋·刘铄
大妇裁雾縠,中妇牒冰练。
小妇端清景,含歌登玉殿。
丈人且徘徊,临风伤流霰。
齐·王融
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独无事,挟瑟上高堂。
丈夫且安坐,调弦讵未央。
唐·董思恭
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
小妇多姿态,登楼红粉妆。
丈人且安坐,初日渐流光。
唐·王绍宗
大妇能调瑟,中妇咏新诗。
小妇独无事,花庭曳履綦。
上客且安坐,春日正迟迟。
唐·权德舆
大妇刺绣文,中妇缝罗裙。
小妇无所作,娇歌遏行云。
丈人且安坐,金炉香正熏。
明·纪坤
大妇鸣夜杼,中妇营晨炊。
小妇日高起,傅粉调臙脂。
婉娈丈人前,借问怜者谁。
五言诗虽然起源于民间,但它是在长期酝酿中逐渐形成的。五言虽比四言只多了一个字,但却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无论在叙事或抒情上,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感。因此,五言便成了主流,这是诗歌史上一大进步。西汉时期有了五言诗,虽然从形式上还不成熟,但已于四言诗及《楚辞》有了更大的不同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变革也是理所当然的。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味者也,古云‘会于流俗’。岂比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两汉盛行了五言诗,也在慢慢规范着它的型体,提高着写作手法。下面几首都是在向五言转变。
《汉书·外戚传》载《戚夫人歌》: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春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汉书·外戚传》载《李夫人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书·贡禹传》载俗谚:
何以孝悌为?财多而光荣。
何以礼仪为?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为官。
《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时童谣:
邪径败良田,馋口乱善人。
桂树花不实,黄爵巢期颠。
故为人所美,今为人所怜。
当然五言并不是汉代才有的,是汉代流行的,在秦始皇时,就有五言民歌。
如《水经注·河水三》引杨泉的《物理论》: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论五言的起源说:
“按照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暇豫伏歌,远见《春秋》。邪径童谣,近在成世。阅时取证,则五言久矣。”
意思是说:在《诗经》中,《召南·行露》就开始有半章的五言;到《孟子·离娄》所载的《沧浪歌》,就全是五言的了。此外,较远的如春秋时晋国优施所唱的《暇豫歌》,较近的如汉成帝时的《邪径谣》,都是五言的。根据上述历史发展的情况,足证五言诗很早就有了。
具有代表性的五言诗,我想应该是《孔雀东南飞》了,这是中华诗歌史上少有的一篇叙事诗。
王世贞《艺苑卮言》第二卷说:“《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如诉,长篇之圣也。
胡应麟《诗藪》外编卷说:“《孔雀东南飞》一首,骤读之,下里委谈耳。细绎之,则章法、句法、字法、才情、格律、音响、节奏、靡不具备,而实未尝有纤毫造作,非神化所至而何?”
《孔雀东南飞》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原文: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正是这种情况,形成了五言诗的兴盛局面。其后虽有七言诗相起而争锋,但五言诗却始终方兴未艾。
七言诗并不比五言诗晚,可是它的兴盛却姗姗来迟。主要原因是汉代乐府机构对七言诗的排斥,加及魏晋人对七言诗的歧视,导致了七言诗发展缓慢。
张衡《四季愁》虽然是七言,但《楚辞》体的痕迹太重,而且还保留着入乐诗分“章”的特点,算不上真正的七言诗。而完整的七言诗,带有韵脚的应该属曹丕的《燕歌行》,诗有了韵脚,韵脚在诗里的美感展现出来。
《燕歌行》汉·曹丕
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渐转凉,草木凋落白露变为霜。
群燕天鹅都向南飞翔,您在异地令我愁断肠。
您也深深难过思家乡,为何还有久留在他方。
我孤零零一人守空房,愁上心头总是把您想,不知不觉泪水湿衣裳。
弹奏琴弦曲调是清商,短歌轻吟难以表忧伤。
月光皎洁照在我床上,银河西转黑夜正漫长。
牵牛织女隔河遥相望,你们何罪被阻河两旁。
其二: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郁陶思君未敢言,寄声浮云往不还。
涕零雨面毁容颜,谁能怀忧独不叹?
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仰看星月观云间。
飞鸧晨鸣声可怜,留连顾怀不能存。
译文:
分别时容易可见面时难,相隔的山川道路多悠远。
思念您闷在心里不敢言,寄书信犹如浮云去无还。
泪长流毁坏了我的容颜,谁能够独怀忧不寻喜欢?
展诗篇来歌唱姑且自宽,欢乐过哀伤来毁我肺肝。
常想您躺床上也难入眠,披上衣走出门来到庭院,抬头看星与月出没云间。
清晨间黄鹂鸣令我哀怜,留恋情眷恋义不堪再念。
曹丕必定是文人 ,他的《燕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起到了好的范例。
总之,两汉时期,为诗歌的发展和变革,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梦如诗、本名李世崇。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惠川文学社文学顾问,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兼总编辑。原胡杨林《古风雅韵》编辑,新浪签约作家。《你辜负我今生一片情》《你还等个啥》《我的爱情黑了天》歌曲词作者。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
秘书长:蓝儿
总诗评:芝山石
古典诗词研究院院长:怕瓦落地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副总编:蓝儿、追梦天涯
主席助理兼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专职主席团成员:森严、聂子
编辑部办公室主任:荷塘月色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刘世灵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儿童文学社总社长:追梦天涯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会总编辑部
审编: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