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字经-美联储又欲开镰各国急寻避险港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7月13日凌晨,据CNN网华尔街消息,美联储最新一次议息决议具体时间,已确为2022年7月28日凌晨2点,市场预期届时将进行新一轮加息。
近日,美联储鲍威尔告诉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8.6%,再创新高;核心CPI同比增长6%,也高于预期。美联储对遏制通胀的承诺是“无条件的”。
专家预计7月加息70个点,9月再息50个点。美联储新一轮收割全球资产,即将开镰。

华尔街数据显示,今年,随着全球通胀飙升,美联储等主流央行大幅加息。今年第二季度,除中国以外的亚洲新兴市场刮起了一场恐怖风暴: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基金在亚洲七个市场净抛售了400亿美元股票,超过了2007年以来的所有单季度数据,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第二季的资本外流总规模已经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3年的缩减恐慌,以及2018年美联储上一次加息周期峰值时还要高。中国随着疫情控制、改革开放新政出台、经济回升,成了全球难得的投资资本避险港。

综合财经网消息,今年上半年,随着东欧危机暴发,全球通胀飙升加剧。美联储等主流央行大幅加息,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也越来越晦暗。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基金经理都正在撤出风险较高的市场和行业,而亚洲新兴市场就成了重灾区。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资金流出规模达到2007年以来最大,全球基金在亚洲七个市场净抛售了400亿美元股票,超过了2007年以来的所有单季度数据,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第二季的资本外流总规模已经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2013年的缩减恐慌,以及2018年美联储上一次加息周期峰值时还要高。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曾在2018年二季度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时的一份宏观策略报告中写到,“每当美联储启动一轮加息的时候,就像是在摇一棵熟透了的果树”。事实的确如此。自上世纪80年代起,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周期,都会在某个地方引发一场重大危机——就像是“果子”坠地。

美联储于今年二季度开启了2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加息,加之欧洲各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进程也有所提速,部分得益于2020年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注入流动性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流风险开始增加,与此同时,东欧冲突危机所引发的能源及食品在内的多种大宗商品价 格的大幅波动导致部分对进出口依赖高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分化。诸多因素叠加,部分亚洲新兴市场开始“摇摇欲坠”。

最终,资本开始大规模出逃,一场恐怖的“风暴”于今年第二季度席卷了除中国以外的部分亚洲新兴市场。根据彭博数据,第二季度,全球基金在亚洲7个新兴市场净抛售了400亿美元的股票,这一抛售猛烈程度超过了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任何一个出现系统性压力的季度,为15年之最。这7个市场分别为中国台湾地区、印度、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及泰国。

而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表现相对更好。中国、印尼和泰国股市在第二季出现资金净流入,而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资金流出相对较少。外媒分析称,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央行采取了更为鸽派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华尔街对新兴市场的走势和看法不甚一致,但对中国股市的看法却较为确定和一致,且已经“真金白银”地做出了证明。

相对于亚洲多个新兴市场上半年的资金大规模外逃,中国大陆地区的A股市场受到了资金青睐。国际金融协会(IIF)当地时间7月6日表示,外国投资者在6月份继续增加中国股票头寸,与其他新兴市场的趋势相反。IIF的报告指出,未来几个月,有几个因素会影响资金流动的动态,其中,中国的经济前景将是焦点之一。
作为外资流入中国内地市场主要通道的北向资金在6月大规模净流入729.6亿元,位居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入额的第三位。根据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已达753.6亿元,其中仅3月为净流出,其余月份均为净流入。

近日,以Robert Buckland为首的花旗银行策略师发布研报,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增持”,并表示估值看起来相对有吸引力,在全球多数国家收紧政策之际,中国政策偏向宽松。尽管疫情风险仍令人担忧,但重新开放和政策支持可能会让中国市场走出独立行情。
高盛7月初发布报告表示,新兴市场股市将会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拖累,但中国股市会走出独立行情。6月初,高盛对中国股市也维持了超配观点,认为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仍有20%上涨空间。
摩根大通认为,中国为全球股市提供了一个“安全避风港”。摩根士丹利也重申看好中国股市,“我们对中国股市的态度越来越具有建设性”,并继续建议有选择地增配成长板块,看好IT、工业、绿色经济等主题。

此外,笔者注意到,最近中金公司分析指出,互联互通机制的再度扩容,特别是7月4日正式开始的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通,将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参与两地资本市场,增强A股对境外中长期配置型资金的吸引力。为此,特赋《金字经》为评为观。
通胀商品贵,
息升渔网肥,
联霸开镰疯割累。
霉。
俯看菜鸟悲。
伤无泪。
避难华夏归。
——2022年7月13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