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知了演唱会,一场比一场的热烈,这是在告诉我们:夏季已经正式登台,开始演出了。
清晨的阳光积极地把心中的童年晒醒了。

似乎就在昨天早晨,我们一群小伙伴便骑上了头天准备好了的几节破竹竿,当成驰骋疆场的战马,耀武扬威地冒充“李向阳”来到河边的沙滩上打游击。长得胖的自然是鬼子的猪头小队长和吃西瓜不给钱的翻译官,身矮体弱的当然也就是鬼子兵和汉奸之类的乌合之众了。然后,我们复制出打仗的电影里各种八路军、武工队的英雄形象,把“鬼子汉奸”们,打得鬼哭狼嚎,惨叫一片。

疯玩了一上午,回到家中。“八路军、武工队”扮演者的家里,便被家长们挤破了门:“凭啥我们家孩子被你们家孩子弄成了这样?” “八路军、武工队”们脆声声地异口同辞:“只要是鬼子的猪头小队长、吃西瓜不给钱的翻译官、鬼子兵和汉奸!当然该遭打!”
两方的大人们哭也不是,笑也不是。而天真无暇的孩子们又开始商量下一次的“战役”了。
男孩如此,女孩也一样!

女孩子们最拿手的就是装模作样地羞答答地学着大人过家家。
公认的最漂亮的小姑娘,当然是“新娘”的人选。在一群小姑娘闹喳喳的指挥下,脸涂得青一块紫一块,头发也七上八下地扭着,怎么看都像个小巫婆。我们男孩里的“李向阳”看不过去了,跑过去一看,那位“新娘”居然是他妹妹!他拿出“游击队长”的身份,教训妹妹:“这是新娘吗?嘴唇不红!脸蛋不红!像个妖精!”妹妹颤声问他:“那怎么办?”“李向阳”马上回答:“含一张红纸,把嘴巴染红!”妹妹又问:“那脸蛋呢?” “李向阳”对着妹妹的脸啪啪甩过左右两巴掌:“红了吧?” 妹妹大哭起来。得!一场女孩子们精心策划的“婚礼”被闻声而来的妈妈几声怒骂彻底“退婚”了。

咳,那时的我们还是孩子,有着多少让人哭笑不得的把戏:那时正是年少躁动的夏季,有着多少让人羡慕嫉妒的童年……

树上知了又唱起了夏天,一声声地告诉我们,现在又到了难忘的夏季。

儿时的纯真已经变成了发黄的日记,记忆中的那首当年老歌谣,还有谁唱起?当年街坊邻居的小伙伴们见了面,总是欢欢喜喜地拥抱在一起。互相喊着彼此的绰号,说起当年的各自的趣事,显得格外亲密。在一个僻静的街角,寻一个安静的角落,用一盏浓茶泡开曾经的往事,用当年的称呼谈笑各自的经历和年纪……
无可奈何地彼此感叹:现在已经又到夏季,可我们已经走过了春天, 走进了人生的秋季……
2022年5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