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太闻《龙图》品鉴有感
文/陈达夫 图/一善融媒
一番众捧热呼之下,黄太闻《龙图》封箱10年之后,最近终于“重出江湖”,本人随需要预约才能参与的“看龙悟道”活动,也终可以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黄太闻五百《龙图》的品鉴活动彻底改变了本人对书法和书法家,以及书法展览活动的几十年认知。
首先,书法创作可以是有超级视听体验感的表演艺术。以往欣赏书法,通常通过现成、静止的书法作品进行品鉴,对健在的书法家创作现场观摩,也多数囿于桌面毯内几行小字。看黄太闻先生《龙图》创作,则犹如有幸睹公孙大娘舞剑,公主与担夫争道等张旭所见。更有甚者如盘古开天辟地,李小龙无影拳腿扫风,顷刻之间,漫天黄沙,满地飞墨,摔打神龙,誊印复写现形于墙壁。再加上黄太闻先生训练有素的起蹲,俯仰,侧翻之轻重缓急变化,犹如随着音乐旋律在舞蹈。
其次,书法作品单字可以成画。黄太闻《龙图》也许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字作品(因为也有些人求新求异创作了一些巨幅作品)。但是黄太闻《龙图》大部分是六尺整张作品,一个字虚实对比,粗细变化,黑白布局,纵横捭阖,动静结合,形态设计巧妙绝伦,就是一幅幅“龙”的图画。据说这都是一笔写成,简直是神来之笔,笔到龙飞。
再次,以书演卦,书法作品可以与卦象对应起来。古今以书演技,以书演艺的书法家为绝大多数,以书抒情表意的书法家也大有人在,但能以书演卦的艺术家,不知道有没有?但是黄太闻先生显然是以《龙图》书法来演绎八卦、六十四卦和六十四又六十四卦的第一人。他为为每一幅龙图都写了一首“龙诗”,类似于卦辞爻辞区别开来。
再再次,书法创作有庄严的仪式感。古人崇敬文字,爱惜字纸,写坏的字纸要专门烧毁,有“借字还魂”的说法。今天我遇到了更尊重文字的人,这就是黄太闻先生,他在书法创作前后,都有焚香沐手,礼拜天地,迎请墨宝的“仪式”。
看《龙图》悟道,感悟良多,对人对己,对过去,对当下,黄太闻先生更侧重的是引领大家创造未来。
纵观横览黄太闻先生的艺术生涯,我们才知道黄太闻先生为什么要创作《龙图》,甚至《福图》,乃至为什么要谱曲,写诗,等等。这其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劝人为善”,“教人为善”,“助人为善”。这就是一个大教育家的初心和使命。
黄太闻先生目前创作了3000多少古体诗,大多数都是为学生、亲人和朋友写的,为的是引导大家努力成为正知正念正能量人,他的诗词被看作“劝善诗”,也叫“福诗”;早年黄太闻先生为毛主席诗词谱曲40多首(迄今为止,个人为主席诗词谱曲最多者),也是为了激励大家学习主席精神和智慧,改变命运,当家做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十年来创作过达十万幅的《百福图》,定期不定期举办“福会”,也是为了指导大家福慧双修,助大家增进智慧和福气,增福消灾,排忧解难。

至于五百《龙图》,黄太闻先生是用来演绎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精神,展示中国力量的。其中包涵中华民族几千上万年的道统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对“龙的传人”是无限的祝福和无比加持。
之前有朋友形容黄太闻先生的《福学》和《福图》是传授幸福心法。我看《龙图》,我觉得黄太闻先生的《龙图》是用来指导大家“知命改运”,扭转乾坤的心法,黄太闻先生的《龙图》,不是“书法”,而是“法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