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主播简介

乐在指阔庭园
作者:赵光哲
朗诵:大梅

人到了花甲之年,寻求的不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而是想过一种内心平静、从容淡定的日子。在老家的安静宅院,我便享受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生活。
两年前,赋闲后追求快乐与健康的我,完善了乡下闲置多年的庭园的格局——房子客厅南北通透宽敞明亮,餐厅、厨房、卧室、书房、洗澡间、卫生间一应俱全;着力打造了屋外的景致,对几处经常驻足之所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增加了宅院的生机和灵动。巴掌大却能容得下四季流转的指阔庭园给我带来了美好,祥和安然。
乐于房前屋后地,种管作物“炫农技”。以前种地我都是传统做法——粗种粗管,从来没有进行间苗、打枝杈等精细化管理。去年,我在广学博览的基础上,把种植和管护的重点放在了冬瓜、葫芦和瓠子上。夏日葱郁满眼,秋日瓜果飘香,老有所为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曾让我写下了《偶栖庭院享清欢》的散文。
今年,我在普遍种植其它农作物的基础上,把南瓜、地瓜、豆角和辣椒当成种植管理重点,将新学到的农技知识学以致用,又找到了对这些植物的管理乐趣。
春夏之交,我在园子四周种植了20棵落地蜜本南瓜苗。在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情况下我是这样管理的:南瓜秧长到一米左右的时候,开始修剪枝条和打杈——最下面的三片叶子减掉,侧枝掰去,让瓜秧通风透光。大概隔个五六片叶子以上开始留一二个结果侧枝,不打主尖。如果主蔓有掉瓜、坐不住瓜现象,就用雄花心触碰雌花蕊,并从瓜秧根部以上20公分处扎一细木棍或打掉主尖。

在对地瓜的管理上,选择了在园内土层肥沃疏松的沙土地块施放发酵好的猪粪并移栽地瓜苗。坚持在生长期间“摘心提藤”,使养分往生殖方面输送;在对豆角的管护上,主要是控水,保湿;将主秧离地50公分以下的侧枝全部打掉。去掉50公分以上所有不开花不结角的侧枝。当茎蔓超过1.8米架头时及时掐尖,促进下部角荚的生长;在对辣椒的侍弄上,主要是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把每颗辣椒第一个花下的叶和杈全部打掉,把“门椒”掐掉,然后施点腐熟的羊粪,并用发酵后的草木灰水或淘米水灌根、喷叶面,既能抑制病虫害,又能当叶面肥让椒棵壮实,结花结果多多------
邻居羡慕我说:“还得是文化人啊,种个南瓜、豆角都注意总结经验。还别说,你侍弄得就是比我们这些大老粗强”!
我有庭园巴掌大,清心种管乐躬耕。

乐坐庭前池塘边,举竿垂钓“斗鱼玩”。前两年,我在宅院外稻田南侧,有规划地挖掘了一处300左右平方米的池塘。清澈的水质灵动生机,引来了鲶、鲫、草、鲤、柳根鱼等各种鱼儿的翔游。
田园四周的嫩草、果树和蔬菜上活动的虫子,都是塘鱼的口中美食。微风徐徐、阳光和煦的天气里,在田园管理闲暇,我喜欢独自坐在池塘边榆柳树的阴凉下,或拌食投喂或钓了又放——逗鱼玩。
反正也是钓着玩,所以听手机音乐、接打电话,也就无需“怕得鱼惊不应人”了。有时在鱼钩上挂上一片草叶,有时挂上一只蚯蚓,有时也会搓揉一些面团于钩上抛入水塘中诱鱼上钩。就比如,今年7月初的一天,我拿了一把鱼竿,将一粒樱桃一掰两半,将滴着红汁液的樱桃肉分挂两钩抛入水中,没多会儿就有鱼中钩。一条三四两重的鲫鱼被钓上来,我手攥这条挣扎着的鲫鱼,学着抖音中的一段画外音:“妞-妞-妞,一片樱桃肉也能诱你上钓,是不是饥不择食了啊?也是,鱼为食忙么,放你回塘吧”。

若有好友到访,我便会执竿鱼塘,挂上“蓝鲫、玉米粒”或其它饵料垂钓。“等米下锅”的节骨眼儿,钓到啥鱼就吃啥鱼,钓大吃大,钓小吃小。想要吃鲶鱼炖茄子,我就会专门钩挂蚯蚓、菜青虫等活腥物诱钓鲶鱼。
若是累了、倦了,就放下鱼竿去树荫里的吊床上小憩一会儿,心境安稳、没有负担,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回归宁静回归自然的自由、轻松和快意。
乐栖庭园度时光,修身养心“低欲望”。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我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认为值得的,就坚持守候;认为美好的的,就珍藏于心。依心而行,做最真实最朴实的自己。
痛彻心扉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没有谁能逃过时间的限制。花甲之后的年纪拼的就是健康,只有“想开、看开、放开”使身体健康才能追求诗和远方,才能去完成更多未尽的事宜。现实也告诉我“心若计较,处处都是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所以,看不惯的人和事儿,不去看不去想;渐行渐远的人,不祈求不强留;不属于自己的不强求。更不试图去叫醒“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装睡人”。

日常生活中,我喜欢在这“水静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庭园独处,品茗读书,沉淀内心,更新自我,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晴天里,侍弄30多种蔬果,给秧藤剪枝打岔;雨天的时候,或抚笛吹箫或倚窗听雨听林中鸟鸣或翻弄木耳段让其里外面雨露均沾;金秋时节,庭园满是各种丰收硕果,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冬日阳光下,田园踏雪且待春归。
“把心放平,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就是一朵自在的云”。放下执念之魔,身栖于此,与花草为友,与诗书为伴,用顺其自然的心态,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做知足常乐的自己,守健康幸福的岁月。以对物质、社交、情感的“低欲望”,去谱写余生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