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小说连播
《狼 烟》第十三章
演播/京郊醉翁
花园门口,殷崇桂正面如死灰,跌怆而来,一见这个光景,又打手又跺脚,带著哭腔儿说:“吵什麽,吵什麽呀?日本兵就要打到萍水了。”
“啊!”二皇娘、凤钗和菖蒲都失声叫起来。殷崇桂掏出两大把揉皱的电报,说:“北平西郊的蒋家村、青塔寺、古庙等处,正在激战;日军坦克从京东的通州开到北平朝陽门外大桥,企图冲人城内;南郊,日军向永定门外的大红门发起进攻,又从丰台经南苑的团河,进攻二十九军军部……”
“不办了,不办了!”二皇娘吓得面无人色,“你快送我跟风钗到天津租界躲一躲。”“我身为一县之长,不能擅离职守。”殷崇桂急得团团转,“菖蒲,你陪她们娘儿俩到天津去,就在我那所小洋楼裡举行婚礼。”
“我要与萍水民众共患难!”菖蒲庄严地说。“凤钗是我的妻子,我要把她接回家去,一切由我负责。”
“我的女儿,不能交给你!”二皇娘急赤白脸地说。菖蒲不动声色,说:“凤钗有她的人身自由 ,由她自主。”风钗看看她娘,看看她爹,又看看菖蒲,眼泪汪汪,左右为难。她感到一阵气虚,扑到她娘身上。
“我的儿!”二皇娘笑了。“跟娘一条心。”凤钗打了个寒襟似地摇了摇头,说:“我先到他家去吧!”这是一个冷清清的花烛之夜。洞房裡早已经熄了红烛,但是小小的后院裡,梅枝和竹梢上,还挂著八盏灯笼。阵阵风来,将梅影竹斑和摇曳的灯光,送进绿纱窗内,投映到新人的喜床上。
床上,菖蒲并没有睡去,他一动不动地躺著,室内一片朦胧。在他身边,凤钗像一株春雨海棠,身上掩住一条大红湘绣的合欢夹被,半边脸儿埋在鸳鸯戏牡丹的绣枕上,口角禽香,发出轻细的鼾声。
他没有感到欢乐,只有烦恼。今晚,宵禁之后,街上路断行人,一顶小小的花轿将凤钗悄悄抬进门来,一直送到后院。草草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夫妻相拜,柳黄鹂儿搀扶著新娘子进入洞房。夜深人静,菖蒲听母亲房裡已经安歇,便吹熄了梳妆台上的一对红烛。回到床边,他想拥抱著凤钗谈一谈心,却发现凤钗趴在床上啼哭。“你……你这是做什麽呀?”菖蒲想把她抱起来,但是搬了几搬也搬不动凤钗那丰腴的身体,只得换在她身边躺下,“今天总算吉日良辰,你哭什麽?”
“我的命比黄连还苦!”凤钗抽泣著说:“一顶四人抬的小花轿,就像从人市上买来一个收房的丫头,把我抬进了你们家,往后谁看得起我。”“你要明大理,识大体,想一想眼前的时局多麽险恶。”菖蒲婉言劝道,“咱们是患难夫妻,更为情深义重。”毕竟是花烛之夜,新娘子的怨气很快就消散了。
但是,当菖蒲给凤钗的香罗衫解到最后一个丁香扣绊的时候,凤钗又拨开菖蒲的手,突然低低地、严厉地问道:“那个俊俏的丫头是个什麽人?”“我家哪儿来的丫头?”“就是那个搀我进房的小狐媚子。”
“那是我家的客人,是母亲收留她住下的。”“把她赶走!”“母亲喜欢她,做儿女的怎麽能赶走母亲喜欢的人呢?”“不是你母亲喜欢,是你爱著她!”凤钗又哭了。“我早猜到你背著我拈花惹草,果然不错。”
“胡说八道!”菖蒲发了怒,“不要学你娘,要做一个贤慧的妻子。”“好!”凤钗从鼻孔裡笑道,“明天我求母亲把她给你收房,家花没有野草香呀。”
“你竟敢污辱一个清白的少女!”菖蒲气得浑身冒火,“过几天黄鹂儿就要进日知中学,你要讲点道德。”凤钗一听柳黄鹂儿过几天就要进日知中学去,又转怒为喜,千娇百媚地揉搓著菖蒲,软言柔语,低声下气,把菖蒲哄笑了。
现在,凤钗甜蜜地睡去,却不知道她在丈夫的心上,留下浓重的陰影。菖蒲睡不著,他已经看得很分明,他跟凤钗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一点也不知心。他轻轻地下了床 ,走到窗前,点起了一支烟,陷入了苦恼的沉思。
忽然,他听见窗外一声轻柔的歎息,掀开窗帘一角望去,只见荷花缸旁,梅影竹斑和摇曳的灯光中,柳黄鹂儿披著母亲的一件斗篷,坐在籐椅上,手托著腮,正在守夜,怕灯笼失火。她是那麽恬静,那麽孤单。
菖蒲想起凤钗刚才对于这位清白少女的污辱,深深感到一阵内疚,想走出去,劝她回房去睡。他刚要开门,凤钗又醒了,并没有睁开睡眼,只是伸出一隻雪白的胳膊,在床上找他,他只得又退回去。后来,他刚刚朦胧欲睡,却又被一阵紧急的敲窗声惊醒。“俞公子,老举人请你马上到书房去。”是柳黄鹂儿在窗外呼唤他。凤钗在梦中吓得尖叫:“日本兵打来啦!”
菖蒲匆匆穿上衣裳,说:“我去看看。”“你别走,我怕!”凤钗死死抱住他。“让黄鹏儿陪你。”“不许她进来!”凤钗慌忙倒在床上。

刘绍棠(1936年2月29日—1997年3月12日),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开始发表作品,加入作协时是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受到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乡土色彩浓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内奖项并受国家嘉奖;又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亦有所影响。1950年春,因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神童作家”称号逐渐流传并被大众认可,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张明(京郊醉翁)1947年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入伍成为戈壁大漠上早期执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任务的普通战士。现为航天老兵组成的胡杨魂艺术团团长。数十年来,曾先后从事基层党的政治工作和计算机应用管理工作,并出任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专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计算机用户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主办有关计算机专业的报刊,多次参加我国自主品牌计算机研发的鉴定工作。数十年来,作为散文诗歌写作编辑等文字工作和诵读的爱好者多次参加公益演出活动以及朗诵艺术培训工作。诵读作品有【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历代散文】以及当代刘绍棠、老舍、郭小川、贺敬之、艾青等著名作家诗文以及自撰诗文作品【老枣树】【通惠河情缘】【天边那片胡杨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