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
庞进
和一位年轻些的作家深聊了两次,得到了“庞老师活得通透”的评价。自我审视,不敢说已经活得很通透了,只能说在活得通透的大路上行走着。
作为一个汉语词汇,“通透”二字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南山诗》“蒸岚相澒(hòng)洞,表里忽通透”句。原句的意思是“蒸腾的雾气漫延弥漫,山的明处暗处忽然间都渗透到了”。于是,“通透”的基本的释义便是“通彻透辟”。南宋时的思想家朱熹先生就是这样理解通透的,他说:“凡事见得通透了,自然欢悦。”“道理通透,遇事则迎刃而解。”(《朱子语类》)
在我看来,人活得通透与否,在于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是否想通、看透。
最基本的问题大概有四:宇宙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人是怎么回事?我是怎么回事?
一般认为,宇宙与广义的世界是同义词,指的是所有的空间和时间及其内涵。宇指空间,宙指时间,所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这里有两点需要悟识:第一,人类眼中的宇宙,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以地球和自身为参照的相对而言,对无边无沿、无始无终的宇宙而言,既无所谓空间,也无所谓时间。第二,对宇宙的真相,人类尽管一直在探索,但却是不可能彻底搞清楚的。原因很简单:宇宙是极其浩瀚的无限,人类是极其渺小的有限,有限是不能彻底搞清楚无限的,就像蚂蚁不能搞清楚人类社会一样,无限若被有限搞清楚,无限就不是无限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里,有一个银河系;银河系里有一个太阳系;太阳系里有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星球——地球。经过三十多亿年的演化,地球上出现了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具有不断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能力的分子体系,即原始生命。原始生命再经过十多亿年的演化,地球上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出现了包括微生物、植物、动物、人在内的生命体。用现代生物学的话说,生命的实质,是生命体具备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等能力的综合与显现。换成通俗的话,生命的实质,说三个字,就是“活下去”;说两个字,就是“活着”;说一个字,就是“活”。
太阳发出的光热能量,决定着地球生命的生死存亡。太阳是由氢气和氦气构成且不断燃烧的火球,其氢气和氦气在若干亿年后会燃烧殆尽,届时太阳会坍缩、冷却、黯淡,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会因失去了光热能源而归于寂灭,即由活而死。这样,人类面对的,且生存于其中的,作为宇宙组成部分的太阳系就完成了一个循环: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
需要指出的是,太阳由热烧到冷寂,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生命整体性地由活到死,是一个若干亿年的过程。时间之漫长,使活在当下的人类没有了恐惧的必要。如果说这若干亿年是一个“天年”的话,人类目前所做的一切,就无非两种效能:一是有利于人类之“活”,使人类活足天年;一是不利于人类之“活”,使人类活不到天年就呜呼夭折。
人是生命演化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人与其他生命体的相同之处,是都能够通过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等能力的综合与显现而“活”。人与其他生命体最大、最根本的区别,是人进化出了属于人才有的大脑神经系统,即我们通常说的“脑子”。人的脑子通过思维能够产生智慧。能思维、有智慧,使人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对刺激产生反应等等能力的综合与显现,即生命之“活”,具备了其他生命体不具备的自主性、创造性、理智性和审美性。
我观察到,任何生命,从萌生、成长到老死,都必须由“他者”提供生命必需的营养,即维持其生命存在、延续的营养都来自“他者”。这就决定了任何生命个体都必须与“他者”发生关系、必须依靠“他者”才能生存。这种依靠“他者”才能生存的本能,可谓之“依他性”。同时,任何个体生命都是把由“他者”提供的各种营养,本能地吸收到了自己的身体里。这种为己的、自私的本能,可谓之“利己性”。“依他性”和“利己性”是生命与生俱来的本性,生命只有既“依他”又“利己”,才能“活”“活着”“活下去”。而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之间的所有关联、交往、矛盾、冲突、事件等等,都可以追源至生命体的“依他性”和“利己性”,都是这两“性”的生发、展开。
由于人具有其他生命不具备的大脑神经系统,故人的“依他性”和“利己性”,便与人的能思维、有智慧相交织、相融会,从而有了自主性、创造性、理智性和审美性。“依他性”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性根源,“利己性”是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的人性根源。人类社会大到国际政治,小到个己言行,最理想的状态,是兼顾“依他性”和“利己性”,自主性地、创造性地、理智性地、审美性地,将“依他”和“利己”的关系调整到“刚刚好”。
我,即作为人类大家庭成员的个己,是生命链环得以结构成形、延续的微粒。据说,地球上活过的人类已有九百亿,从今天到太阳系寂灭大概还有若干亿年,这若干亿年内,地球上还会生活多少亿人,是个未知数。个体生命的长度,相比于地球、太阳系的生命长度,是微乎其微的一瞬,但人类生命的长度,乃至整个地球生命的长度,都是由无数个微乎其微构成的。因此,我们必须特别珍惜“我”这个微乎其微,顺天命而尽人事。所谓顺天命,即按生命运行化转的规律,做承接、传续生命该做的事;所谓尽人事,即利用、发挥好自己作为人的能思维、有智慧的特性,把所做的事做到有创造、刚刚好、可审美的程度。
如此这般,就大体上可以说活得通透了。
(撰成于2022年7月10日。刊于《秦岭文化》2022年第3期。图片采自网络)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1979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已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龙情凤韵》等著作三十多种,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首届陕西民间文艺山花奖、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 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