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源村,位于诸暨市枫桥镇东南部,枫桥江上游,是全国闻名的“枫桥经验”发源地。近年来,枫源村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用好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治村法宝”,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交出了连续16年“零上访”的乡村治理答卷。该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推动全村各项工作全域提升,先后荣获国家森林村、浙江省文明村等称号。村党总支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马伯成
枫溪
清泉活水会稽东,古越霜风早染红。
六十春秋经验好,山润月明稻禾丰。
村居
新墙新瓦芰荷西,薄雾橫波露草低。
院外青山芳径远,时闻翠鸟两三啼。

徐建勇
枫源
岭表东南秀,枫源碧水流。
青峰遥叠翠,竹径曲通幽。
走马岗前月,香樟树下楼。
山花明镜里,图画入深秋。
徐东良
枫源人家
野径通幽处,山家傍迥林。
花开洇水质,竹响拟风琴。
有鸟皆如客,无人不静心。
此中何寂寞,来去白云深。

王少敏
枫源村闲居
隔夜仇谁惦记长,种田垂钓与寻常。
偶揢肥硕野生鲫,先叫前邻后舍尝。
吴镇呈
西江月·过枫源
古樟遮天蔽日,紫薇攀檩附轩。榧香深处是枫源,十里美景不倦。 群众崇贤尚古,党员争优创先。枫桥经验六十年,红色传承不变。

陈蔡村,紧邻东白山,坐落于东白湖生态旅游区,是蔡元培先生祖籍地。四面群山环抱,山川秀丽。该村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挖掘本地乡土文化和民俗乡情,建设蔡元培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举办向日葵花节、油菜花节、菊花展览,以“鲜花经济”带动生态旅游经济。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农家乐特色村、省“一村万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边中法
陈蔡吟
擎天太白踞东侧,百里镜平映秀色。
登阁望烟济弱贫,扶犁耕读效君国。
吴师振臂捣黄龙,蔡老怒容斥蟊贼。
古韵琴弦堪绕梁,如诗如画最相忆。
徐建勇
陈蔡村
新街未识老街长,八直台门名士乡。
万树层林春带雨,一波烟景夏生凉。
南山奇果时丰稔,西坂菜花正艳阳。
歌舞黄昏人有约,五星村社墨华香。

徐东良
夜宿陈蔡
深村人不觉,处处画图开。
绿树桥边月,轻流石上苔。
舟横胶古岸,客过唤新醅。
更有东蓬叟,留吾又一杯。
王晓聪
陈蔡随感
东白清尘蕴画廊,缤纷满目淡云妆。
一贤寄韵鸿声远,万树垂阴燕舞祥。
璀璨黄花酬倜傥,逶迤碧水润沧桑。
但闻笑语炊烟里,小犬欢蹄向礼堂。
注:该村是蔡元培祖籍地,曾获评省“一村万树”示范村,油菜花已成当地一景,建设水库的奉献精神至今犹为人称颂,而村文化礼堂入选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
楼杭生
春游陈蔡东白湖
苍茫天水白凫洲,山色湖光一网收。
烟隐红衣杨柳岸,波摇蓑笠钓鱼舟。
嫩黄千亩穿风蝶,杏雨满塘添别愁。
万物轮回生不息,几多胜境入吟眸。

紫阆村,位于诸暨市西北部,著名风景区五泄瀑布源头,古有“紫府洞天,阆苑仙境”之称,是革命老区、书画特色村。该村以“紫阆山居,诗意乡村”作为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人居康养、直播电商、游戏小镇等数字经济和文旅相关产业,围绕“诗词”、“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打造诗路重要节点,先后入选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历史文化名村、省3A级景点村。
徐建勇
紫阆新咏
银山堆里数金山,古道长春岭上湾。
岚气向阳青一色,园田晴树绿千般。
草桥归客常欣喜,庄户柴门不等闲。
紫府由来风水地,清凉碧落自潺潺。
楼杭生
辛丑杏月偕诗友游紫阆
轻车上阆苑,结伴作吟行。
奇秀长春岭,严然老祀堂。
古村淳朴地,客履水云乡。
清旷存闲远,和风入酒觞。

鲁云信
夜宿紫阆
常亲梦里湖山景,眷恋清虚非一朝。
阆苑仍悬秦汉月,泄溪势激浙江潮。
风穿竹海气尤爽,鹤举昊天心自骄。
只欲神游凌绝顶,静看旭日破残宵。
朱巨成
酷暑紫阆夜宿
阆苑农家住,衰翁乐展颜。
凉风林壑起,秋气竹间还。
水涌穿廊去,花开绕屋环。
中宵闻鸟语,绮梦列仙班。
边中法
扬州慢•紫阆
紫阆环山,峰随路转,峥嵘古道心惊。北望通京兆,西行接南溟。听牧笛,耕云锄雨,蓑翁垂钓,五泄轰鸣。泻天河,潜龙腾渊,声似雷霆。 长春毓秀,继先贤,诗礼簪缨。赤子洒豪情,画坛巨匠,将领英名。院士功垂青史,看今日,古韵声声。又溯唐诗路,齐誉盛世清明。
(由诸暨市诗词楹联学会供稿)
终审:王骏
主编:黄浴宇
副主编:徐吉鸿
技术支持:邵高锋
编辑:姚立 程瑞文 潘龙文 徐燕萍
本期责编:姚立
本栏目投稿邮箱911392163@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