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七月游西湖
耿志平/甘肃
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多少人梦中的天堂,几十年来,我对西湖向往已久,只是没有机会来过,今天终于站在了西子湖畔,一睹它的风采。

傍晚时分,西湖边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大概也有很多和我一样第一次来的外地人。偌大的西湖三面环山,亭台楼阁众多,鸟语花香,一片祥和,风平浪静,水波粼粼,一眼望不到头。随便那里都让人欣喜万分,“人间天堂”的美名名不虚传。一艘艘游船载着客人在水面上行进,岸边的人三五成群,穿着轻薄,有很多是年轻的情侣,每个人都是摄影师,也是模特,大多数人拿着手机拍照,也有拿单反相机的,大概是专业的摄影师。岸边没有护栏,只有一个个铁链随意地待在那里。来之前刚好下了一阵小雨,气温没那么潮热了,让人倍感舒服。老天爷很眷顾这些兴致很浓的游客,下了一场及时雨。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说下就下,说停就立马露出了夕阳。

落日的余晖伴着乌云,倒映在湖面上,一片绯红,为西湖增添了一份神韵,人们纷纷拍照,记录这难得一见的美景。每天的夕阳都会落下,只是你不会看到相同的晚霞,而且是西湖的落日,真是水天一色,美轮美奂。
高大的梧桐树,香樟树,柳树,枝繁叶茂,有二三十米高,遒劲挺拔,有些梧桐树一个人都抱不住,枝条从四面八方伸展出去,任意地生长着,我不知道它们长了多少年。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树,都郁郁葱葱。湖里的荷花顶着雨珠,挺着高傲的头,欢迎大家的欣赏,巨大的荷叶在微风里轻轻摆动。让我想起了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自古以来,人们就对荷花赞不绝口,对西湖也赞誉有加。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赞美西湖的名作数不胜数,白居易,欧阳修等人都非常热爱这一片水域。关于西湖的传说都是那么唯美,它就是杭州市的一颗明珠,意义非同一般。

这两年我读了苏东坡和白居易的诗歌,对他们修建的苏堤,白堤特别向往,今夜终于梦想成真。我和姐姐、外甥绕着湖边,边走边看边拍照,不一会又下起了小雨,人们并不在意,地域之差,天黑的早些,这时已慢慢拉开夜幕。
要想看西湖的全貌当然得坐船,一人五十元,船舱里已经坐了好多人,大人小孩都高声大气,有空调,很舒服,但我嫌看不过瘾,我们站在甲板上,远处灯光点点,船离岸近点的时候,灯光照在湖面上,金光闪耀。一座高塔金光闪闪,导游说那是保俶塔雷峰塔若隐若现,被树木遮挡,游客的嘈杂声时不时隐没了导游的解说,听不清楚。

人在船上坐,船在水中游,晚上光线不好,拍的视频和照片有点不完羌,但每个人都不想错过这一瞬间。有些人把手机伸在船外,我真怕被人碰的掉落下去。风轻轻地吹拂着,船拍打着水花,夜幕下人们兴致勃勃,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苏堤春晓,雷峰塔,断桥,三潭映月,白堤,船一个个从它们旁边经过,我好奇万分,只是夜幕降临,看的并不真切。小岛上的景色被夜幕笼罩,能看一个大概的轮廓。偌大的西湖,船走了一圈,大概用了五十分钟,我也忙碌了几十分钟,拍了好多照片和视频。一艘豪华龙形游轮经过,灯光璀璨夺目,甚是吸引眼球。大人小孩都很兴奋,在这夏夜里,在船上欣赏西湖的美景,实在是极大的享受。

几十分钟很快就完了,我依依不舍地下了船,外甥带上我和姐,在岸边行走,他俩已经来过好几次了,游人如织,对一处处景点发出赞叹。断桥下灯光璀璨,1993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火遍了大江南北,赵雅芝扮演的白素贞深入人心,当年年轻气盛,不谙世事的我对法海恨得牙痒痒,水漫金山,白娘子被压雷峰塔,许仙与白素贞忠贞不渝爱情以及许仕林高中状元的情节还历历在目,看着断桥残雪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月波亭, 平湖秋月那里人比较少,很安静,湖边的几株树趴在岸边,很有个性。 在西泠桥畔,苏小小的墓突然映入眼帘,圆形的墓冢上有一个六边形的亭子,写着慕才亭,墓碑上是钱塘苏小小之墓的字样,有一个年轻人说她是苏东坡的妹妹,那就大错特错了,差了好几个朝代,苏轼的妹妹叫苏小妹不是苏小小。六根四边形柱子上每一面都题着楹联,有些字我不认识,这座墓也成了西湖的一个景点。她也成了一个幸运儿,得到了如此待遇。听说还有武松之墓,不过我不知道在哪里。再往前走,一个身材纤细的男子装扮成白娘子的造型,与人合影留念,到底是型像意不像,差了一大截。

我们走走歇歇,路过了楼外楼餐厅,猛然想起了: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晚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对面是岳王庙,是民族英雄岳飞的陵园,晚上园门已关,只能等白天来看了。

西湖的美景美不胜收,不是这匆匆行观就能看得清,看的完的,已经不早了,赶紧回民宿休息,明天再看……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