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向磨难低头的先辈
-----《我的家与父亲李华》序言
伍国胜
《我的家与父亲李华》一书经李志略先生多次编写修改终于面世了。这本《家史》以真实的历史材料,记载了李家从仁字辈----殷字辈----勤字辈----能字辈四代人的创业史和政治史,让近一世纪的历史事件重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看见清末的黑暗和纷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和光明,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和希望。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世界是那样的纷繁复杂,人的一生是多么曲折坎坷,充满希望与机遇的同时也布满荆棘,喜悦与忧伤同在,幸福与磨难共存。只有不断努力进取,顽强拼搏,迈过危难就是幸福,冲破巨浪,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看那历史的一幕,清末民国初李家到了仁富公掌家时已发家在望,然而一场厄运降临,土匪洗劫了蛇仔村,顿让李家一无所有,被迫迁家。后得贵人陈炳权相助,到鹅斗洲佃耕百多亩田地,多种经营,发展了家业,却再遭土匪抢掠,多年发展的家业一夜被毁,迫得再迁家。在沙栏扫管朗,生活刚安定下来,一场更惨的劫难不期而至,仁富公被杀,殷义公病情加重,又被迫卖屋再迁家。

殷义公逝世,勤遂公当家,他聪明善干,不辞劳苦,爱憎分明。然而家再遇难,与财主蔡生打官司,被官斗祖逼债而卖身当“猪仔”,离乡别井往马来亚服劳役。期间幸遇贵人赵仕广,帮助得到冈州木材公司的经营权,正当生产不断发展,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却遭到日本侵略者的屠戮。他不畏强暴,奋起抗日,带领工人游击队英勇善战,痛击日寇,五战皆捷。后又参加马共,为马来亚人民的解放事业出钱出力,英勇战斗。被捕遣返回国后,革命热情不息,拿起枪杆子夺取政权,保卫政权,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遭到误捕误判的打击后,不畏强权,顽强抗争,终获平反昭雪。他的一生是光明磊落、不畏艰险、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直到近九十高龄时,还可见他肩挑百斤,迈步陡门---华坑公路的矍铄身影。

家庭是若干男女成员组成的整体,女性在家庭成员中不仅是传宗接代的母体,更是创家立业的主人。文中记述的祖母和母亲在家庭遭受诸多磨难的历史生涯中,不怕困难,忍辱负重,不辞劳苦,创业兴家,慈悲为怀,扶危助困的事迹,体现出母性的博爱和伟大,是中华民族传统女性的优秀代表,值得后辈的缅怀和学习。

本书作者李志略(能燊)先生描述了四代人的艰苦创业、立家兴国的近百年历史,但对其本人的记述着墨不多。我从认识他那一天起,就知道他是公社党委办公室主任,他为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努力,坚持真理,不畏强权,光明磊落,不求名利,廉洁奉公,是人民的公仆,优秀的党务工作者。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他历尽艰辛,尝尽甜酸苦辣,仍无怨无悔。今已头发花白,但仍意志坚毅,对明天充满憧憬。愿他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谢谢作者的辛勤付出,留给后辈如此殷实的精神财富。
二0一二年五月


作者简介:
伍国胜,共和国的同龄人。台山一中老三届高中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41年,做行政管理工作36年,中学高级教师。期间刊授中大哲学系,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本科学习。退休后发挥有53年党龄老党员作用,乐于公益,参与《台山村史》改编、《台山革命老区发展史》编撰工作。乐于其中。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中小学生写作園地简介:
中小学生写作园地、是我艺术社培训未来作家诗人的重要园地。
我们实行一免费二修改三发表的辅导方法:为国内国外华人子弟服务。
我们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辅导方法新颖,深受国内国外华人家长和学生欢迎。
请投稿:
微信号:R6049931328 许先生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艺中心副会长:李剑昌
主任:林敬照
副主任:伍国胜 梁少华
常务理事:林敬照 伍国胜 梁少华 陈绮娜
理事:梅如柏 周慧君 陈泉声 甄春花 陈冰玲 魏台平
秘书长:林敬照(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主编:许湛荣
执行编辑:陈绮娜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