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论道 作者:周助民
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乃至朝代更替起着重要作用。自诞生诸子百家以来,其思想影响深远,特别是儒,释,道,兵,法思想的影响最为深刻突出。
儒家思想脉络主要是以“理”为核心,认为万物皆有其“理”。最初儒家认为的“理”,指的是物质的纹理和层次,这只能从感光上说明物质的外形。经过诸多理学家不断补充完善,引申出包括事物(有形和无形)的规律或事情的道理。《庄子.则阳》中有:“万物殊理,道不私也”可见一斑。这里的“理”讲的是事物的特殊规律,而相应的“道”则讲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
道家学说中的“道”:称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轨道和轨迹,或者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道家的“道”和儒家的“理”都是人为概念定义。即便我们传统文化儒家和道家不去详细阐述事物的“理”和“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运行或发展规律存在。犹如宇宙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它们并且都各自按照自身的运行轨迹或发展规律存在。
释家的“缘”,更是玄之又玄。佛教认为“远者为缘,近者为因”。“缘”与“因”之间没有质变,只有量变,把它说成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无形连结,是某种必然或偶然相遇的机会和可能。佛教将自然界和人类一些无法解释的偶然现象和突发性事件归结为“缘”。以“缘”的神秘来迷惑众多人群,并塑造出一个“神”来与事物联系起来,将那些心智障碍的人群栓在了神学的殿堂里,让他们或她们顶礼膜拜。
真正给神学带来冲击的是唯物主义的产生。欧洲文艺复兴不仅将神学打下神坛,也给中华这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五四运动将欧洲文化带到中国,特别是哲学思想带到了古老的中华大地。说起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我们不得不想起欧洲诸多的哲学家,特别一大批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们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带来活力和生机,也带来很多挑战。用欧洲哲学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进行深度解析和诠释,更加有利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深度去揭露事物的发展规律。
如果我们借鉴欧洲文艺复兴时代黑格尔,培根,洛克,卢梭,笛卡尔,尼采,康德等等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观点,去深度解析理解所谓的“理”、“道”、“缘”,也许人们对“儒、释、道”的存在发展认识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