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泉溶室
何永年
在原越河街普济寺东不远处有一天泉巷,巷内7号为天泉浴室,现仍在营业着,澡票便宜,雅座2元5角,普座2元,服务员为客人打毛巾把、冲茶。浴室门对面有一面照壁,在当时说来浴室颇具规模,名气不小。以现在标准看,房屋破旧,设备简陋,老式锅炉,烧的是煤炭,有较大的污染。 但浴室历史较悠久,为吴氏所开,从清朝后期到现在已有200多年,吴氏传了六、七代,到解放初期工商业对私改造,变为集体性质,吴家人继续留用,领取工资。现归属清河区服务公司,由私人承包。
天泉巷原叫堂子巷,1972年文革中改叫天泉巷,但不论叫堂子巷还是天泉巷,都与天泉浴室有关。解放前夕,吴家三兄弟,其中老二被土匪绑架,勒索钱财,人不知所踪。笔者在小小的天井墙旮旯处,发现有断成两截的石碑,用此碑石和平瓦堆砌成一小窝,不知圈养着何种小动物。两截石碑在清洗后,经仔细辨认,连在一起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修禊兰亭集友朋”。服务员讲,还有一块碑石砌在墙肚里了,合起来是一副对联,当年开业时友人赠送。还有一句对联笔者无从知道,仅就这一上联,笔者试分析,送碑联者以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在会稽郡(今绍兴)山阴的兰亭集会典故,颂扬在浴池洗去污秽,清除不祥,会集朋友谈古说今,畅叙友情,表明洗浴是文人雅士多方面的享受。
此浴室还有一独特之处,浴池在200多年前建成后,一直使用至今,从未改造过,原汁原味,可谓历史悠久。(补记:在拆天泉浴室时,可能受到刊登在报纸上本文的启发,砌在墙中的碑石被一识货者收藏,碑文是:“咏风沂水偕童冠”。可惜笔者未能见到第二块碑石)
何永年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