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青显老师的《竹风》文学作品研讨会结束了,我得到了一本《竹风》和一把雨伞。
书是我喜欢的书,伞也是我喜欢的伞。
而且知道了自己原来和杨老师是老乡,既得了如此诚挚的馈赠,我便更要直抒胸臆了。虽然笨拙的我不善交际又略有些胆怯,表达能力又差些。
但是,毫不夸张地说这次的研讨会我收获颇丰。

我看了《竹风》中的《雨日感悟》和《感言篮球》。得出的结论是:我喜欢杨老师的书,朴实的句子能写到人的心里去的书,就是不错的书。
在《感言篮球》中,看到“球队可以被打败,不可以被打倒”的时候,我想起了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毁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些句子都代表者追梦者的迎难而上。而杨老师的句子一定蕴含着他对篮球、对写作、对人生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而当读到“你的速度降下来,不代表进攻的速度会降下来”时,我忽然感受到了句子中所含的哲理,就如助跑时的后退一定会为了更大力度更快速度的前进。这话对我们写作爱好者也有一定启迪作用。拼凑文字是一件累并快乐着的事,有时我们会文思枯竭,有时我们会心力交瘁,有时甚至会想到放弃。这个时候,一定要放松下来听听音乐、散散步、休息休息,吃些美食,看似我们速度降低了,看似我们止步未前,更确切地说是在养精蓄锐,只要能全身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创作的灵感便会如约而至。

在《雨日感悟》中,我看到了“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的句子,也看到了“四季轮回不可更改,历史规律不可抗拒”的句子,还看到了“打篮球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是为了玩命”等文句,这些文句让人感受到杨老师豁达的人生观,更让人感受到杨老师的睿智和理性。
入眼的句子有“倚窗而立,屋后景物一览无余,空旷的地里只有几棵玉米冒出了红缨”;入情的句子有“心情像雨丝样纠缠不清,随风飘荡”;入境的句子有“夕阳从西北方向的山岭上喷薄而出,县城沐浴在璀璨夺目的七彩光辉中”,这些文句让我感受到了杨老师所写语句的清丽优美,也感受到了杨老师的细腻丰富的情感。
读到“周瑜置已形成的孙刘联盟于不顾,执意要攻取荆州”时,我禁不住想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而连环计、空城计、苦肉计等场面便浮入脑海,杨老师的文句引发了读者的思维。 “曾经曾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些诗句则让我想起“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和“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杨老师的文章告诉我杨老师读过很多的诗书,也告诉我杨老师的文学功底和语言功底很深厚。请相信,能调动人思维和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都说想了解一个人,就要先从了解他的文学作品开始,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

研讨会上,段局长讲了写作的意义在于为后世留下我们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我们存在过的价值和痕迹可以使我们永恒。
曲主席的话语旨在鼓励洛宁写作人,她希望洛宁的文学爱好者都能用笔描绘叙写我们美丽家乡的人和事。
张光杰部长提到了“海子"“顾成”等诗人,他着重指导大家,在写作遇到瓶颈期时应该怎样应对。
研讨会上,每个人都讲了自己对杨老师这本书的见解,并谈了谈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感悟。许多写作方面的困惑也在这次研讨会上豁然开朗了。

研讨会结束后,我特意找到杨老师。他说:“以后在写作方面,我可以给予你帮助。”
虽和杨老仅一面之缘,但他的言行好似向导。无论晴天雨天,在他的伞下行走一定会觉得榜样的力量在内心增强;闲暇时,翻翻《竹风》,是不是会想到自己也应该追梦。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研讨会,虽然也算有人邀请,我却好似一个鲁莽幸运的误闯者。清秀灵慧的曲主席、睿智出众的张部长、博学多识的段局长、笔下生辉的各位作协会员,都诠释着创作人的勤奋和艰辛,也诠释着创作者的收获和喜悦!他们好像一缕缕柔和的光,照亮着我的梦所在的方向。
他们的热情和勤奋鼓励着我,使我明白:梦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他们的行动也告诉我:向着光走,梦在前方!

作者简介:吴欣丽,1980年8月出生,洛宁人。小学教师,曾有小文发表于《河南教育》、《河南日报》(农村版)、《洛阳晚报》、《山西晚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