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杂谈》三十四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从天体到人体,从大宇宙到小宇宙,其外示之物理形象有别,但其精神之本质却无二。构成这个宇宙太极的阴与阳,构成宇宙存在状态的物质与精神,构成宇宙表达状态的有形与无形,犹如人体运行体系中的气与血,根据宇宙本身的规律和需要,永不间断地无休止地变化着。用《道德经》的话讲叫:“有无相生”,用《心经》的话讲叫:“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仁王护国经》第二品曰:“法性空故,一切皆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以智慧之光,照见诸法,一切悉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无始空,毕竟空,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智慧空,因空,果空,空空故空…为驻世间,若于诸法,而不得动,不生不灭,无相无不相,不应起见…障尽解脱”。所以,对于宇宙之妙理,古今中外,圣圣道同 以上圣语,佛经之理与中国无极大道之理,实为不谋而合。 仅仅他们在用词措语之行文上有所不同!对于“空”、“无”、“气”等等这些表示“无形之物”的概念,《道德经》中将“空”作“无”讲,而中国太极及中医将“空”作“气”讲。 人若悟“空”,没有八戒,也能大悟。 用心领去悟世界,是古圣之共感之用,也许比哲学思维,科学试验,来的更直接与悠远。我们 永远不要把我们肉眼观察不到的东西及其理论当作迷信垃圾一扫而去,否则,就失去一世道缘。我们也永远不要把别人盲目崇信的东西,不加思索就当作真理去模拜,否则我们掉入述信陷阱。中外圣贤祖先们用几千年的参悟与互相印证,为我们指出了人间大路,然而大多数人,只有在无路可走时,才想起祖宗的圣诲,才去祭拜他们以祈福破灾。
对《易》而言,大易治国,中易齐家,小易修身。 易理之道,无所不包。 中华文明五千年,其根文化在易理,其华果在诸子百家。 无,空,无极,本性,虚,这都是宇宙本体概念的不同用语,其实都想说明一个义理,即本体空性,如《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言: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冥冥之律,非你我所及,天地之变,非人类实践能力之所期。
当我们摆动地球仪的时候,就会发现,地球无论如何转动,经线不变,只有纬线随日出月落不断推进。在我们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多少帝国在历史长河中更替,多少社会理论生灭不息,但《易经》之太极阴阳思想却始终指导着中国的社会实践,我们称之为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常常把记载着永恒思想的书叫经书,把解读经书的书叫纬书,也叫纶书,也叫论书,也叫伦书,也叫沦书,也叫仑书。东方社会依据经典之理而形成的人类社会的秩序称之为人伦之序。什么是沦?湖海之中风吹水涌,形成的波波起伏叫沦。而经与仑之间,经代表不变,仑代表变化。 经纶国家,就是用大道之恒理及其发展规律去管理变化着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相对于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相对易理思想的博大精深,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仅谦称作论语。只有超越理论的带有规律性和道理性东西才叫思想之经。而全世界共同认可的经典思想,也许只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等五大类思想而已。只有少数的思想文化结晶才能称谓经书!如各类佛经,易经,道德经,圣经,古兰经,黄帝内经等等。


昼往夜来入阑珊,
骚人墨客载文船。
当仁莫让擂台上,
何教金榜错华年。
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大家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