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幸
花掉落之后,春天即刻变轻
树枝突然往上升高了一截
先前伸手就能触摸的位置,现在
踮起脚尖,也够不着了,多么庆幸啊
失去一朵花,却与凋谢,相差了
一段距离
笑脸
——给三星堆遗址
这些神秘的青铜面具,不知当年是
戴在春风脸上,还是冬雪脸上
走出展厅,我们把那些面具上依稀可见的
微笑与喜悦提取下来,刻进自己的脸颊,笑脸
由此成了三星堆遗址的又一新的发现
下一批来参观的人,无需一一入馆
再下一批,也是这样
按先后顺序,依次参观上一批人的笑容
如此传承三千年,甚至更久,每张脸
都将座落成博物馆,笑声将成为镇馆之宝
世间所有的开挖发掘,将止于访古与怀旧
而笑容,将被鉴定为唯一不朽的文物
传之后世
石头记
一块巨大的石头,被立在北方的公园里
它曾经是南方最突出的一部分
是峭壁、是峰峦、是岛屿、是岸,现在
它成了雕塑,与日月、胡杨和风霜一起
压住了北方的苍凉与空,同时又以
精雕细琢的纹路,留住了人们对南方的
依恋
它被置放于必经之路,正面是一尊威武的
雕像,背面是大面积的留白,像是
刻意空出来的想象空间,由于被路过得
太多,被祈求得太多,渐渐的,它被各种心思
和眼神磨得有些变形,以致局部已经开始
风化,整个重量,也明显比先前减轻了许多
但它仍旧风雨无阻的屹立着,被注目
被托付,有时也被无限地神话和依赖
仿佛它就是王,就必须呼风唤雨,并掌管万物
就这样,它内心的沉重,渐渐超过了体重,、
直到某一天被一场大风掀倒
人们才猛然发现,原来它并不是一块石头
而是一尊面具
父亲的急转弯
父亲快九十了,住在老家的养老院里
那天我跟爱人、儿子去探视,刚到院门口
就远远看见一张弓,在临江的栏杆上
高高的斜挂着,风吹一下,就摇晃一下
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晃落下来,我的父亲
就是这张弓,他正勾着腰,目送山下的
流水和行船
父亲老了,佝偻了,并且患上了严重的
痴呆症,除了面对土地,我还从未见他
将身体弯成这个样子,我知道
他这个年龄的每一次弯腰,都可能是一道
急转弯,甚至就是生命中的最后一道弯了
不知我的父亲,这次能否拐得过去
蒲
这种植物,必须向下才能看见
《辞海》里说:蒲,俗称蒲草,多年生
草本,长于水边或池沼……
初见时,它正俯身沟渠
瘦削而细长的叶片,仿佛刚经历过霜
风一吹,身子被压得更低,就像远处
那些弯腰劳作的身影,有时风暂停下来
它的腰稍微伸直了些,但高度,还是比
我内心压下去的疼痛,低了一大截
当我换一个方位,甚至弯下身子,把它
扶回到最初的站姿,但一松手,它马上又
扑向更深的泥泞,仿佛一个处在低处的人
生命的高度,只能在比他更低的泥土中
当它的身子低到不能再低,灵魂的深度
就完全亮了出来
绝顶
山已经被压得很低了,这只鹰
还在使劲地往下压,直到满天的云
被一缕缕压落山腰,它才静了下来
随着这突如其来的静,群山,转瞬
矮下了身子,但很快,这静就耸立起来
比鹰的翅膀,高出了很多
于是鹰再次发出了摄人心魄的怒吼
它要越过这静,扶摇直上,它要踏着
吼叫声里最陡峭的一声,最终成为绝顶
当隐约的回音从鹰的上空反弹下来
鹰这才发现,它竟然比自己的叫声
还低了很多
制高点
在我老家,佛塔是唯一比人心更高的地方
我的乡亲,一见塔就鞠躬,一站在塔前
就双手合十,好像急于要把心底的一切
也当成一座塔捧出来,为此,他们的
腰杆,弯了一辈子
其实他们知道,腰站直了,人就是
一座塔,他们之所以深深地腰弯,是因为
他们心里明白,真正的制高点,有时就在
身子放得最低的地方
灯火
飞蛾扑火,说的是一只蛾子
未能从一盏灯上闯过去,灯火太险峻了
对一只蛾子而言,火苗就是绝壁
最后闯过去的是黑暗,它片刻不停地
撞击油灯,直至把小小的火苗,撞成一个
窟窿,才侧身穿了出去,但刚刚穿过
它就发现,偌大的白天,竟然是灯火
给它挖的另一个坑
拔牙
拔掉了尽头牙,仿佛身上最坚硬的东西
被拿掉了,口腔里空荡荡的
说出的话,似乎也不再有往日的力度
牙医何利邦和肖诗梦告诉我:
与其满口软话,不如把嘴闭上
此后很多话,基本就烂在了肚子里
本以为日子从此可以安稳一些
但没过多久,另一颗牙又开始松动
拔掉的当天,伤口剧痛,满嘴麻木
一些本该守口如瓶的话,不由自主就
脱口而出,原本可以斩钉截铁的事情
突然变得迟迟难以咬断,更为麻烦的是
牙如此负我,谁来替我咀嚼后半生的
酸甜苦辣
虽然钢牙很快就种上了,人生的又一个
漏洞,总算得到了填补
此后说话,也似乎有了几分金属之声
但钢牙嚼出来的,再也不是人生的
原滋原味,钢牙的咬合再掷地有声
也不是发自自己的内心
声音
檐边的雨声,与寺院的钟声
原本是毫不相干的两种声音,但此刻
这两个声音碰在了一起,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听就能分辨出来
钟声轻浅、幽深,一声一声直逼人心
而雨一阵比一阵密集,像是人体内
蓄满了什么,必须要急切地释放出去
这两种声音原始,干净,无可挑剔
但这两种声音碰在一起,很快发出了
第三种声音,这声音在人的胸口隐藏了
多年,让人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这声音,就是人面对一场雨和一口钟
必须要守住的沉默

蒲小林,中国作协会员。作品入选多种选集,并被译成英、德、法、日、韩文介绍到欧美、澳洲及东南亚。著有诗集《命运的风景》、《时光的背影》、《十年:蒲小林诗选(中英版)》、《也不是因为风》和散文集《灵魂的声音》等。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2-3月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6月总目录
“崖丽娟诗访谈”:蓝蓝|进入诗歌的想象力就是进入文明
“野外诗社”山 叶:警戒线
胡赳赳:湘中山水九章
“四川诗人“王小阁:向星光取暖
“四川诗人”易 杉:树的第三人称
“四川诗人”卓 兮:风吹过我们的时候(组诗)
“四川诗人”王国平:梦呓的人比我更清醒
“四川诗人”陈维锦:雨在窗外,开金属的花
李之平:北疆的流水
姚 辉:与父亲有关(组诗)
蒙 晦:墨水知道血的配方
骆家 译:科尔恰金的诗(13首)
梁雪波:裂变的花冠
“品鉴”:楼河&刘南山|演绎的愉悦
江 非:在银河系(12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