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酒吃出“小红花”
——记扬州行吃立新同学儿子结婚喜酒
连勇叫你快点来,我们在立新家里等你喝酒呢,徐鸣也在,周巷小学小红花文艺宣传队的三个男主角就差你一个了。7月2日中午看见葛卫娟同学发来的微信。
立新:@各位同学,大家好!我儿周毅和儿媳陈书仪的结婚晚宴3月13日(星期天)设在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牡丹厅,敬请光临!
立新:@各位同学:大家好!因受疫情影响,原定的婚宴延期举办,婚期不变,一切从简,仅有双方至亲见证!敬请谅解!
立新:@各位同学:大家好!因江苏疫情已缓解,现定于7月2日(星期六)请大家来扬州花园国际大酒店吃喜酒,敬请光临!
由于疫情影响,立新同学的儿子周毅和儿媳陈书仪的结婚喜酒于7月2日举办。一波三折,好事多磨。立新终于把喜酒办了。开心。

下午六点,我和张明荣同学、张建宏行长、高明华主任到达酒店二楼牡丹厅,见到立新的爸爸周冬于老师(86岁),立新的妈妈徐步增老师(82岁),精神矍铄。徐老师笑咪咪的告诉我请了周巷中学、周巷小学的哪些老同事,今天崔向东老师,段国保科长有事,不来。一个不漏,清清楚楚。记忆力甚好,还笑言现在为冬于先生的女秘书。开朗。
我临时接到了徐老师布置的作业,安排老周巷的老师和同学的桌位,两桌老师、两桌同学。六点多点,老师们一起走进了宴会厅,有周家厚校长夫妻,吴昌铎局长夫妻,葛文斌老师夫妇,赵海光老师夫妇,唐维跃老师夫妻,郑光华校长,张顺元老师,王芳老师,周文清老师,薛德枢主任,王乃安助理,汪素珍老师,还有陈应谷老先生的女儿陈老师(徐老师的小学同事)及女儿。老同学有在扬州的薛吾庆同学和周步良夫妻。
九师一生,激动万分,回忆往事,感慨人生。到场的老师和师母19人,同学11人,恰好三桌。同学一桌,部分老师及师母一桌,原周巷中学的九个老师,吴昌铎中心校长、周家厚校长、郑光华老师、张顺元老师、王芳老师、薛德枢老师、周文清老师、葛文斌老师、赵海光老师(有微调)和我在一桌,合情合理。我1976年上初中,1978年上师范,1980年分配到周巷中学工作,承上启下,和他们老师都有交集。赵海光老师是我们初中一(1)班的班主任,后任校长,教育专家,曾与他提着马灯一起去家访,亦师亦友。席间还问我哪些同学未来,我作了汇报。周家厚校长是老街上的老校长(85岁),精神好、头脑清。我回忆了与他的一件小事:那年十八岁,头痛床上睡,中午来我家,摸摸我的头,下午烧稍退,赶紧上课去,安排团书记,做事很尽力。1978年9月,郑光华老师教高一数学,板书有特色,当X为何值时,此分式为负数?我视力不好,把负数的“负”看成分数的“分”,一字之差,不解题意。急人。吴昌铎校长在1981年4月突击检查听过我上的《最后一课》,后在临泽中学做教导主任(我为临中的老师),再到教育局做领导,指导过我从临中调至南海的工作。回忆当年,他们正青春,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风华正茂指点文字。刻钢板、印讲义,课堂上奋笔急书;灌蓝球、打乒乓,操场上生龙活虎;擦灯罩、正衣冠,生活上井井有条。现在虽已耄耋之年,个个英姿犹在夕阳红,廉颇老矣尚可饭!向老师致敬,向老师敬酒。向喝点白酒的老师敬白酒,向其他老师敬饮料。旁边的一桌同学也陆陆续续过来向老师敬酒。场景温馨,其乐融融。


立新岁数小,数他最勤老,儿子娶媳妇,眉开眼又笑。1971年,我们周巷老街的十几个同学八岁,上小学一年级。立新爸爸在周巷中学做老师,妈妈在周巷小学做老师,立新六岁就和我们同上一年级,在他妈妈班上,原打算拖着他走,哪知他带着大家走,一起走到了五年级毕业,不仅学习态度好,文娱表演也很好。毕业后在横泾供销合作社当个经理,很不错。后来转岗再就业,先在邮城后到扬州从事文化商品零售业务,风风雨雨,红红火火。立新为人低调,做事周到。逢老同学办喜事,都是从扬州第一个到场,连勇老爸九十大寿,还自家绣了一个大大的寿字来祝福。做零售从小生意做起,一分一分聚起来给周毅结婚。新郎新娘,郎才女貌,天仙配。周毅很像立新,立新极像冬于先生,温文尔雅,眼睛不大,笑起来很可爱。立新同学在婚宴上的致辞是有水准的,是有感而发的。婚礼的主持人说话不快不慢、不急不躁,有韵味,不煽情。
文艺小红花,队员想念她,知青董迎节,歌舞人人夸。早晨六点,想打个电话问立新,周连勇今天来不来,料立新忙,未打。立新、连勇和我三个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同在一张桌子上写课外作业,在一起滚铁环、演文娱等。中午一点多,看到葛卫娟同学发来的微信和视频,你快来,连勇、徐鸣、文元、群斌和我在立新家吃午饭呢。我估计连勇同学晚上在。谁知道周连勇大律师太忙,下午走了,真是你悄悄的来,又忙碌的走了,我只能与云彩同饮。估计,中午周巷小学小红花文艺宣传队两个男主角连勇和徐鸣在场,建议葛卫娟同学拉了一个五十年前的周巷小学文艺宣传队的小群,并且邀请了导演董迎节老师,董迎节老师是上海知青,歌声甜美、面色红润、身材姣好,关爱学生,音乐素养高,我们小学的音乐老师,每个学生都很喜欢她。之后群里才有了如此美好的回忆和话题。我还好表现,链接了与此有关的在“汪迷部落”平台交流的两篇文章《学党史忆长征》和《忙种刀下时》。“我是公社小社员来……”这是夏忙时节我们去田头慰问演出演唱的歌曲。那时,周巷小学小红花文艺宣传队是飞机上吹喇叭——名声在外。拿手的有四个节目:歌舞剧“长征”,表演唱“我是公社小社员”,三句半“社会主义好”,活报剧“批林批孔”。董迎节老师指导艺术,葛文斌老师编剧节目,曹国岚老师制作道具,用硬纸板剪成镰刀和刀柄,刀柄双层夹住镰刀,用订书机订好,镰刀的刀面和刀口分别用灰黑色和银白色涂起来。活脱脱的一把镰刀。每个人自带一只小竹篮,脖子上搭一条毛巾,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活灵活现,观众笑开了怀。至今,童声还在耳边回荡,还能模仿其歌与舞。

迎节:@孙宜峰 ,好热闹,好羡煞人也!你的讲述让我忆起了在周巷的点点滴滴,请见到这些老师代我问声好!
连勇:@迎节,董老师你好,当年周步锦演的是美国总统福特,高明华演的是苏共总shuji勃列日涅夫,周步华演的是林彪,孙宜峰演的是胆敢反攻大陆的蒋介石之子将经国,他们轮番登场时灯光是昏暗的,音乐是怪异的,行为是哆嗦猥琐的,当我带领一帮正气浩然的队伍冲杀上场时,“同志们,冲啊”!杀!他们吓得屁滚尿流,在舞台一角瑟瑟发抖,灯光亮起,全场鼓掌起立!革命胜利了!站在我身边的革命队伍有杨俊闳、徐明、周文元、周群斌、周文龙、徐慧、葛卫娟、周立新等,每一张稚气的脸庞上散发着温暖有力的光芒。
宜峰: @徐鸣,歌舞剧《长征》分五部分。序幕部分:由腾翻技术好的徐鸣同学担纲,手执党旗,连续三个侧身翻上场,一鸣惊人,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宜峰: @连勇,周连勇同学登场,扮演炊事班长,身围白围裙,背背大铁锅,手握一把筷,脸露两酒窝,拍打着手中的筷子,说快板。快板的内容就是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连勇:当然,最精彩的是大型歌舞剧《红军不怕远征难》,必将载入中共党史。男一号(就是我)的开场白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 哈哈哈。
卫娟:@迎节, 董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永远青春靓丽,我们身上文艺的种子是董老师播下的,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成长经历的珍藏都有董老师的影子!
卫娟:@迎节, 董老师,你什么时候来高邮呀?我们聚聚,再帮我们排练以前的长征,然后让连勇在电视上帮我们做个节目。
文元:@迎节,周巷,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小红花文艺宣传队又受过董老师的熏陶,更牛!我也来小诗一首,献给董老师:新冠不去误归程,愁对黄昏细雨声,愿化繁星依朗月,她年桃李共春风!
酒宴最后,周巷小学小红花文艺宣传队的编剧葛文斌老师,献词一首:立新请吃酒,发小话当年,吃酒吃出“小红花”,犹见花枝俏。俏也不言声,遥忆《长征》貌,待到“迎节”再导演,同上舞台跳。
2022.07.06

【作者简介】
孙宜峰,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教师,扬州市初中物理学科带头人。教学余暇,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写过一些诗歌在报刊上发表,写过几篇文章在“汪迷部落”中交流。四时八节,也喜欢做几个传统小菜。淡墨浅语,自娱自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