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重磅推荐《寻找鱼王》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个人抖音账号上向孩子们推荐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寻找鱼王》。他认为故事中男孩千辛万苦跋山涉水学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人这一辈子都在学,最后也不能说学成了”,“学艺”并非仅限于一门生存的技艺,更要习得一种“精气神”,我们这一辈子就是不断地去寻找人生的奥秘、人生的幸福和美满的过程,在追求中发现美好的新世界。
视频一经发布,读者纷纷点赞、留言、下单,反响强烈,明天出版社库存告急,连续2次紧急加印。就这样,一本好书的精神价值和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个人品牌以高度的契合性,产生了一次热烈的共振,引发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读者在俞敏洪抖音视频下的留言
俞敏洪和新东方的传奇故事,也是一种别样的“远行”与“寻找”。俞敏洪曾说,他从不考虑自己能走多快,只要知道自己是在不断向前就行,人生是不会停下来的,一关又一关地熬下去,终会等来云开雾散。去年,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陷入困境,重创之下,他的举动却让人心生敬意。他退了学生的学费,结算了老师的工资,还将整整8万套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当大家还在为新东方扼腕叹息的时候,短短几个月,俞敏洪就带领团队进入新领域,旗下“东方甄选”直播间以双语直播、知识型主播火爆全网,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遇到逆境,很多人都可能会被失败掀翻在地,但从俞敏洪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束光,而这束光其实就像“鱼王”照拂在男孩心灵深处的那束光:对浑无边际的未知世界永远充满探索的热情,在人生的高处或是低谷都葆有对万事万物的敬畏。作家张炜也认为:“俞敏洪先生的团队给人以信心和力量,他的百折不挠,永远向前,这与《寻找鱼王》的精神气质是相同的。”
不同年纪、不同阅历,甚至不同国度的读者,都能从《寻找鱼王》中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领悟。其实,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那种大人读了不觉得浅,孩子读了不觉得深的作品。
在书山书海中找到这样一本让人回味的书很难,而《寻找鱼王》就是一本能让人能反复去读的书,人在少年时可能并不能完全领悟,但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许多深邃的奥义和启迪,可能会在出奇不意的某个瞬间闪烁于每一个读者的心间。
也许,这就是一本好书永恒性的价值。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
张炜作品
一段失传已久的大地故事
一个男孩生命之初的奇幻旅程
* 荣获奖项 *
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2015年度“中国好书”
2016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奖
2015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中国出版协会2015年度中国30本好书
《出版商务周报》2015年度桂冠童书
《中国教育报》2015年教师推荐的十大童书
《中华读书报》2015年十佳童书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年度好书
《中华读书报》2015年度百佳图书
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
图书奖
第三届山东省新闻出版奖图书奖
第三届关爱成长“上海好童书”奖
首届奎虚奖优秀图书奖
新阅读研究所2015年中国童书榜最佳童书
腾讯·商报2015年度华文好书
魔法童书会“妈妈眼中的2015中国原创好童书”
2015年度《新民晚报》“父母的选择”童书榜
2019年第十八届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法文版入选2020年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泰文版入选2020年丝路书香工程
俄文版入选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
土耳其文版入选2019年丝路书香工程
葡萄牙文版、高棉文版入选2018年中国图书
对外推广计划
越南文版、尼泊尔文版入选2017年中国图书
对外推广计划
土耳其文版入选第二十届输出版优秀图书
……
内容简介
在干旱贫瘠的边远山区,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少年,立志实现历代人的梦想,去大山深处寻找一位传说中的“鱼王”。少年历尽坎坷,先后找到了两位神奇的老人,但不知谁是真正的“鱼王”。少年最后从他们惊心动魄的生命传奇和朴实深沉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远比猎鱼绝技更为宝贵的东西,并开启了崭新的人生意义的探索。作品复苏了一段失落已久的民间历史,还原了一个极具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世界,孩子们能在这个富于民俗韵味和地域风情的故事中,体味到爱与生命的深远况味。
作者简介
张炜,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龙口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作品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获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特等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作家的话
我们寻找鱼,获得鱼。关于鱼的一次次回忆,差不多构成了整个童年生活中深邃的情感贮藏。我真想讲出一些好的鱼故事。我以前讲了不止一个,但这一次,我算是讲出了藏在心底深处的、从前并没有多少机会示人的传奇故事。
现代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这个时代让孩子博学,也让孩子无知。比如关于大自然的真实感受、肌肤摩擦中才能产生的一些情愫,在这个时代是稀缺的。这是人类生存的大不幸。讲述真正具有原生性的大地故事,大概是必须要完成和领受的一个时代任务。
—— 张炜
专家推荐
《寻找鱼王》回应着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紧要危机,我们所缺的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文化自信,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每一代年轻人过着什么样的物质生活、怀着什么样的热望和梦想,时间和自然之中依然存在着指引人生的恒常之理。成年人、老人依然有话可说,不是说教,不是规训,而是在大地之上、古老相传的故事中,把那些基本的人类经验,关于人类如何达至善好生活的经验传递给后人。当然,这种自信的前提,首先是我们自己是真的信的。而张炜恰好就是那个信者,多少年来,他一直是那个游荡于野地的少年,而这野地不仅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野地,也是齐东野语的、蒲松龄的旷野,现在,他走到这个时代的少年面前,像一个老人、像一个同龄人,讲述古老而长新的中国故事。
——著名作家、评论家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敬泽
儿童文学必须要有故事,优秀的儿童文学必须要有好的故事;儿童文学是属于少年儿童的文学,优秀的儿童文学应该是具有少年儿童视角的、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寻找鱼王》的作者张炜曾经说过自己从小就是一个“鱼迷”。如今,这位“鱼迷”把一个原生的大地故事、把一个因鱼而来、充满鱼味的人生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想,谁读了谁的心中一定会深深地感受到心中有“鱼”的滋味。
——原中国版协副主席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
海飞
阅读这些从作家记忆深处流溢出来的真实的和想象的“鱼”的故事,对于已经远离这样的生活的当代孩子来说,是一种别样的“出门”与成长。《寻找鱼王》最终不是一个关于初出茅庐的少年如何征服世界的成长叙事,而是初涉世事的少年如何在成长中学习一种面对世界的恭敬之心。在这样一份恭敬之心正从现代社会的超快速运转中不断逝去的今天,将这一精神的底子还给作为人之初的童年,或许正是包括儿童文学在内的童年文化事业无从推卸的职责。
——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方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