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连载-史诗(117)
诗║李耀文
第六章~第二节
文帝废太子铸成大错
杨广弑父兄登上皇位


文帝有五子,皆为孤独生。❶
建立隋朝后,四子把王封。
立长为太子,长子乃杨勇。
太子参国事,建树亦颇丰;
杨勇尚奢华,率意又任性。
更宠爱侧妃,元妃遭冷清。
皇后极不满,文帝生厌情。
元妃暴病亡,死因又不明。
怀疑太子害,母前便失宠;
杨广乃次子,受帝晋王封。❷
为人很狡诈,善变隐实情。
觊觎太子位,寻机已久等。
帝前装节俭,掩饰其本性。
每当帝前来,宝物尽藏空。
宠姬藏他室,蒙蔽帝眼睛。
只与萧妃住,不食枕外情。
博得帝心喜,又受母后宠。
杨广又故摆,谦谨之作风。
拉拢朝中臣,为己当梯凳。
趋炎附势者,多为杨广用。
重臣曰杨素,朝中握权柄。
杨广欲结之,三番送人情。
杨素衡利弊,倒为杨广用。
多次上书谏,弹劾废杨勇;
若想当太子,杨广心中明:
如不借母力,万万当不成。
皇后身边人,必须要买通。
母前说好话,常贬杨勇兄。
广在母前泣,母问为何情。
杨广言太子,欲害亲弟兄。
皇后勃然怒,主意心中生。
废掉勇太子,以防误国政。
多方进谏下,帝也生疑情;
东宫一仆人,被广钱买通。
告勇心乖悖,帝闻怒火生。
太子和亲信,逮捕投狱中。
杨素趁此机,罗织勇罪证;
公元六零零,文帝下旨令:
太子无仁孝,任奸佞罪名。
下诏废太子,位由杨广承;
公元六零四,隋文帝病重。
体力虽不支,继续理朝政。
为了养好病,移驾仁寿宫。
杨广急登位,心焚神不宁。
写信给杨素,登基事商定;
不料信送错,落在帝手中。
帝看后大怒,病情遂加重;
皇后已先故,帝旁添新宠。
乃是陈夫人,生有天仙容。
杨广早垂涎,不时去调情。
文帝更愤怒,急令召杨勇。
杨广闻此讯,自知罪不轻。
即与杨素议,包围仁寿宫。
遣散宫中人,不久帝驾崩;
传说被毒死,凶手是张衡。
杨广传假诏,处死杨勇兄;
农历七月份,杨广把基登。
是为隋炀帝,弑父又杀兄;
孤独隋皇后,生性最聪明。
谦卑又自守,节俭爱将兵。
慧眼识真金,从不护短情。
唯被杨广骗,大错已铸成。
江山未守住,短命之朝廷。
注:❶孤独,隋文帝的皇后。
❷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本名杨英,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
美姿仪,少聪慧,初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581年),册立为晋王,参与灭陈朝,阴谋夺宗。开皇二十年(600年),册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间,在前人修的众多运河基础上疏浚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迁都洛阳。改州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发全国范围农民起义,天下大乱,导致隋朝崩溃覆亡。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杨侗追谥为明皇帝,庙号世祖;唐高祖李渊追谥为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追谥为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四十余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