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
文/吴战林
人到了老年,虽思维能力日趋迟钝,可心灵的感受程度,却越发敏感。好多在青壮年时期不以为然的事情,可在老年人的身上,却有着敏感的反应。比如在大街上偶遇过去的同事时,对方的几句关怀话语,会使我激动不已,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觉得这个人还是挺够意思,没嫌我人老体弱、权钱皆无,够朋友。如果对方把头一扭不搭理我,心立刻凉了半截,认为对方得势忘义,辜负了我当初对他的帮助,大有悔不当初之感。
还有,机关里的好些活动,都不通知你参加了。这本来是领导对你的照顾,若是年轻人肯定求之不得,自己躲到一边邀三五个好友活动一下。可老年人心里就受不了,总是要抱怨一番:“我还没死呢,就把我给忘了!”如果接到单位某项活动的通知时,心情就激动。提前一天就准备好衣帽,及时赶到指定场所,站在人群中也感到无比自豪,心里会默默地说,瞧,我还没老,还能成为群众中的一员!
再说说日常生活中过去毫不介意的小事儿,而今也突然敏感起来,就说照镜子吧。年轻时很喜欢站在大镜子前照一照,欣赏一番自己英俊的风采。于是,走起路来胸脯也挺的高高的,跟人家说话时腔门也拔得高高的,一切都充满了豪气。而今却怕镜子了。怕面对镜子中自己老态龙钟的样子,怕自己脸褶深陷白发增多的丑相。
去商店购物品,叫营业员时常是三声两不语。如果你稍微声大些,她会狠狠地白你几眼,不满地说:“别看腰弯,声可不小!”弄得你一肚子气,只好愤愤而返。其实,年轻时碰到这种事儿,顶她几句就算了。可老年人想的就多了,认为对方太没教养,缺乏职业道德,欺负无能的老年人。
过去,对“老小孩”这句话不太理解,总觉得这种提法欠妥,如今方知其理。人老了的确跟小孩子一样,不但争吃争喝,而且有时还耍小孩子气。如儿女们买回某些食品,不先叫我尝尝就分给孙辈,我会老大不愿意的,嘴里不说,也会在心中骂他没老没少。也有的时候,本来不值得生气的事儿,也会与当事人争辩一番,气得吹胡子瞪眼,不肯罢休。
确实,老年人的心灵感受是敏感的,感情世界脆弱。稍一刺激就受不了。如果青年人多理解一些,老年人自控一些,就会“多云转晴”的。
1992—9
(原载《吉林日报副刊》)

作者简介:
吴战林,1934年生,2006年1月8日去世,享年72岁。他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吉林省民俗学会会员,扶余市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从五十年代初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在《民间文学》《民间故事》《长春》《绿野》《吉林日报》《吉林农民报》等二十家报刊,发表作品200篇以上。曾荣获吉林省民间文学《关东三宝》作品奖和吉林省优秀民俗工作者称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吴战林老师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扶植了一大批文学青年,为扶余市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谢孙兆贵老师荐稿并且亲自打成电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