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显,洛宁县底张乡古村人,洛阳市作协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曾任县粮食局副局长、工会主席、机关党支部书记。他凭着对文学的一腔挚爱,几十年孜孜以求,潜心创作,先后在《洛阳日报》《河南粮食报》《夕阳灿烂》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这次出版的《竹风》文集,累计二十余万字。作者用隽秀流畅的文字,追忆自己人生丰富经历,有魂牵梦绕的乡愁,有刻骨铭心的亲情,有热爱生活的激情,是杨青显退休后对工作、读书和生活的回味和思考,是洛宁文学艺术界的又一丰硕成果。
研讨会上,杨青显饱含深情地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及该书出版过程,并向各位文学爱好者赠送了作品集。
曲焕平认为作者生活在我们遍植淡竹的洛宁,敬慕竹子的风骨,崇尚竹子的品性,故将自己的文集取名《竹风》。其有三大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从乡愁如歌、七彩少年、职场留痕、品味亲情、情趣逸然、锦绣旅途、夕阳灿烂等这些篇章,可以看到家乡、乡情是他文章的重要内容,是家乡的山水滋养了他,是家乡的土地哺育了他。因此他把对家乡的缕缕情愫转化成了文字,让人心醉。二是情感真挚。文贵在真,只有真,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作者喜欢阅读和写作,还喜欢清静,在清静中顿悟生活,感悟人生,文字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三是语言朴实无华。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这些文字有生命,有灵气,文字鲜活,叙述生动,像大地一样朴实而又充满神奇的魅力。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光杰希望全县广大文学工作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勇担使命、砥砺奋进,用心用情抒写伟大时代,讲好洛宁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为洛宁的文学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随后,大家从不同角度对文集《竹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一致认为该作品充满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融汇了作者的心血,体现了作者对文学使命的担当。
(撰稿:雷冰 摄影:雷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