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杂谈》三十二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圆觉经》第三品曰:“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膸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 。古印度佛祖通过《圆觉经》认为人体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而古老中医则认为人体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四大与五行,差距在何?两者其中地、水、火三项相同,“四大”中将金与地列为同类,《易经》巽卦中认为“木”与“风”属于同类,代表条达之状。从哲理意义讲,“四大”与“五行”仍属于言明同一道理。
金秋十月,晨丽阳亨,乌云难锁西天阙月,华帘邃破地动窗惊,黝荷隐湖,泉水叮咚。人无其倦闲,故思无止,心无其高卑,故言无谦。举目临夜,燃星长空,一行灵文赋远?大幕雄榜垂庭,书尽人间往来事,乾坤从此生东风?《诗经》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人知止,必知止于其界,望之,则阡陌交错,云霞皆明。
中医之中所言的六气,即暑湿燥寒火风六气,其中风代表春天之气,暑代表夏天之气,湿代表小暑以后止处暑前的长夏之气,燥代表秋杀之气,寒代表冬藏之气,火代表四季中的炎上之气。 这些气本是大自然正气,若侵犯到我们身体以致病,我们才称之为邪。其实, 万物都是一样,正邪、善恶、美丑、大小等概念,是人之分别,天却普平。 古之圣哲人们,让我们内观自己,外察世界,内圣自心,外王天下,我们了解身己的内心世界吗?从中医说, 没有心之君主之神,没有胆之胆气,肾之志气,肺之魄力,肝之魂谋,脾之意气等灵魂之助,我们又如何活动自如!
西方有个科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可我们越来越喜欢身外之物,从而远离自己。人体的几套生命运行体系,如:血,气,识。科学试验仅仅验及到血肉之体,却难以把握经脉气穴循环系统,更何况五神六识组成的灵魂运行体系。 历代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文献典籍,从易经到道德经,从黄帝内经到汉唐译出的各类佛经,读懂它们才是我们的福气,才生出人生智慧,但唯东土中国有人能享此福祯! 如果有人告诉你,佛祖,孔子,老子,孟子,伏曦,黄帝,文王尧舜禹等是个大迷信家!你会相信吗?
西方几百年来挣扎在术的海洋中,自我陶醉,不能自拨!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哲学议题,道与术的之间的关系问题,无人问津。 东方五千年来却从未离道,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中医与西医,永恒的文化思想与变化着的科学技术,整体与局部,灵魂与欲体,以道治国还是以术御邦?以德配天还是以争为纲?以仁义赋万国还是以铜臭熏天下?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又应重新回归它本来之坐标矣。


昼往夜来入阑珊,
骚人墨客载文船。
当仁莫让擂台上,
何教金榜错华年。
踏着文化自信的金鼓齐鸣,迎着文化复兴的阵阵春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我们依然期待着天下正能正见正义的文化作品百川归海,我们期待着才子佳人再显风采!
为了使本次活动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征文内容做出部分调整,现将征文事宜公告如下: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5. 戏剧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七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2年6月15日起至 2022年12月15月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优秀奖1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大家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