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贵在有骨气
文/韩积蕊(山东)
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分享的话题是《做人贵在有骨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做人有骨气、讲气节,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以正直的形象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之一。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黄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做人贵在有骨气,骨气是什么?骨气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
做人有骨气就是不卑躬屈膝,挺起脊梁做好人。
苏武牧羊的故事世人传颂,名垂千古。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的反叛,单于扣押了苏武等人,劝其投降。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汉,心中有国。投靠匈奴的汉臣卫律的威逼利诱,没能让他叛“汉”;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不给他饭吃,也不给他水喝。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单于的漫长折磨,没有让他忘“汉”。朔风凛冽,无法冻硬他的爱国热肠;胡茄幽怨,无法软化他的爱国衷心。饮雪吞毡,就等归汉之日。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才被释回。就要回汉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没有妻儿吗?不是,只不过,在他心中,“国”远比“家”重要。

苏武这种坚强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在历史上一直被人们所深深敬佩和传诵。孙中山说过:“为国家效死,重于泰山,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生死之间,在乎自择。”一个人就应该不违反真理,要忠诚于自己的灵魂,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一个人就应该像苏武那样,把“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条铭记心间。苏武让我们知道,爱国需要一种坚毅的品格,它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苏武忠于汉室彰显节操,万古流芳。
骨气就是风骨,就是人格的硬度。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做人的骨气。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是说一个人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之志。由此可见,骨气是与志相关联的。而所谓“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志向与坚定的信念。
文天祥抗元威武不屈,宁死不降,唱响了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之歌。
夏明翰在就义前写下绝笔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铡刀的时候,大义凛然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
叶挺将军的伟岸身躯不肯从“狗洞子里爬出”,正是出于他那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宁可倒下去,也绝不屈服,正是出于他对民主理想的执著追求;
现代散文家、民主战士朱自清身患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彰显了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谈到民主战士朱自清,大家会联想到他那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我说一说朱自清身患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一史实当时的社会背景。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于北平。人有骨气,比什么都贵。做人要有骨气。再穷,也不求人施舍。吃嗟来之食,就是自取其辱。
1948年,国统区内金圆券泛滥,导致物价飞涨,大学教授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美国为了装点门面,笼络知识分子,就提出要为他们提供“救济粮”。所谓“救济粮”,就是由于当时的货币贬值,于是国民党政府便发放了一种配购证,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此时的美国政府却积极扶助日本,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发出诬蔑和侮辱的叫嚣,一面廉价收买,一面扶植日本。

针对美国的阴谋,北京各高校的教授联合发布了一份公开的声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证明。
朱自清没有丝毫犹豫就在这份声明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朱自清叮嘱家人不要买配售的美国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此时的朱自清已患有严重的胃病,迫切需要营养和治疗,但他明确表示拒绝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两个月后,朱自清在饥寒交迫的困境中,因严重的胃溃疡恶化导致胃穿孔而病逝,年仅50岁。当他光华最盛的时候,却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陨落了。然而他不朽的著作、完美的人格、洁白的灵魂,必将历千秋而不朽。
毛主席在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当年就说过: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是要痛的。中国人要有骨气,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负责任,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所一直拥有的英雄气概。
士可杀不可辱,民族气节不能丢。这都是有骨气的经典范例,这种尊贵崇高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读者朋友们:下面再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人生短短几十年,奉公守法最为关键。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贫穷落后,家家户户土坯房,半年糠菜半年粮,生活特别困难。
某日傍晚,有三个人找到我父亲,说是去生产队的场院里弄点玉米棒子,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绝了他们:“做人要奉公守法,就是饿死,也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直率善良的父亲时常教育我们: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咱们再穷也要活得有尊严,也要有骨气!有了骨气才有志气,有志气才有勇气,有了勇气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人的勇气来源于志气和骨气。
自私自利之心人皆有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反法律攫取财富不足取,为人处世超越了做人的底线,往往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还会影响到子女,家长三观不正,导致不良家风;家长家规不严,导致孩子状况频繁;家庭教育不到位,孩子往往做事不知深浅,随心所欲,无法无天。天长日久,积孽成灾,悔之晚矣。
《三字经》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养不教,父之过。”“人不教,不明礼。”树立良好的家风,家长身体力行,严格自律,家庭教育,从娃娃抓起,教育孩子明是非,辨美丑,守法纪,遵循社会规范和公序良俗。
家庭成员人人秉承祖训,个个守家规,在家里学做好孩子,走向社会做个好公民。如此智慧家教,孩子品德高尚,素质优良,不会惹事生非,不会出状况。
做人贵在有骨气,没有骨气抬不起头,没有骨气挺不起胸,没有骨气做不成是事,没有骨气会失去尊严。
做人贵在有骨气。拥有骨气,你便拥有了自信,拥有了成功的底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有了骨气,就有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的勇气。
做人贵在有骨气,有志气,守住道德底线,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钢铁般的意志,堂堂正正地立足社会。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中国人最有骨气!大家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教育孩子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康庄人。民盟临清总支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家教名师,京杭书院讲师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擅长书法、篆刻。1988年30岁开始写作,编著六部书稿,出版三部:1990年出版《史地歌诀》1991年《新编历史歌谣》荣获地区首届优秀图书三等奖。2021年主编《家教文墨香》由齐鲁音像出版社出版公益发行。著书立说搞讲座,举办读书报告会,为政府、为百姓做公益。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