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一百六十
作者/康金印 主播/牧歌
(四)借鉴孔子的“为文”之道
4.《论语》语录体瑕瑜并存,借鉴要扬长避短
4.《论语》语录体瑕瑜并存,借鉴要扬长避短
①借鉴《论语》语录体的优点
篇幅短小:全文只有15836字(不含重出186),分成20篇,篇幅短小,每篇又分成若干章,每章约二三十字,百字以上的章很少。
《论语》语言极为精炼:它的语言形式为问答和独白,它名为语录,并不是刻板的记述,而是把孔子的话删繁就简,提炼出精华,加以记述,便于学习和记忆。
语态真实:《论语》的语录体运用,还努力做到保留人物语态的真实性(见下文②),李零特推崇此点。这对后世语录体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
《论语》是汉语词语的精品库:今天的许多格言、警句都出自《论语》,今天所用成语竟有165个出自《论语》。语录体这一独特的载体,对传播格言、警句、成语功不可没。
说理达意深刻:《论语》说理观点明确,大半不说论据,虽然还属于论说文的萌芽状态,但它达意深刻,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新加坡竟把不少含义深刻的“语录”做成展板,挂到全国40个地铁站,宣传孔子“为政”、“为学”、“修身”思想。
②力避《论语》语录体的缺点:
语义上费解:由于《论语》有的话浓缩过度,造成缺乏语境,容易产生费解和歧义,要靠通读全篇方能综合理解,给阅读带来不便,当然这与当时印刷条件也不无关系。这是后世应引以为戒的。
编排上不够完善:自古很多人认为《论语》结构松散,不按主题分篇,篇与篇有的联系不紧,不按时间排序,章与章脉络紊乱,常给理解带来困难:另外章的重出、人称的错乱,虽是微瑕,也有损观瞻。南怀瑾先生认为上述看法是因袭汉宋儒造成的。他认为“本来二十篇《论语》,都已经孔子门弟子悉心编排,都是首尾一贯,条理井然,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认为没有体系,不合科学分类的编排,也是很大的误解。"(论语别裁》)本书认为南先生对《论语》编排的评价有些过高,不敢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