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悟道》国学专题连载系列之一百五十八
作者/康金印 主播/平凡
(四)借鉴孔子的“为文”之道2.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值得借鉴
2.孔子对《诗经》的见解值得借鉴
①孔子对《诗经》的思想内容的评价至今仍基本被肯定:在《为政》篇,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只用三个字,评价一部书,言简意赅。在《八佾》篇,他又评价《关雎》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在举例说明“思无邪”的观点。
②孔子指出了《诗经》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作用,至今仍基本被承认:在《阳货》篇,他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也就是说,除了有激发感情(兴)、观察社会(观)、利群促睦(群)、针讽时弊(怨)等作用外,还有事君事父和多种认知作用。在《八佾》篇,他又指出天子祭祀撤祭品时所唱《雍》诗,就是以《诗经》事君的例证。在《子路》篇,他说读完《诗经》,“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是因为他没学好,如学好完全可以做到以《诗经》内外兼辅。本章也是说《诗经》有事君(辅政)作用。在《季氏》篇,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又是说《诗经》在交际中的作用。《先进》中南容“三复白圭”、《子罕》中“唐棣之华”、《学而》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治玉“精益求精”喻“贫而乐,富而好礼”,比“贫而不谄,富而不骄”更上层次),说明《诗经》有提升人品的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八佾》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又显示出《诗经》还能提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力。《阳货》篇说,孔子曾
让儿子鲤学习《周南》、《召南》,并说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寸些难行。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统计,《周南》、《召南》中有多达20首反映男女夫妻之道的诗。孔子认为学习这些诗可以促进夫妻和睦。这是从齐家”利于“治国”角度,说明学习《诗经》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作用。
③孔子指出诗、礼、乐互相配合,社会作用更大,更应活学活用:在《泰伯》篇,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诗的作用是调动情感、净化心灵的,礼的作用是约束情感让它不失度、使人堂堂正正做人的,乐的作用是促和谐相处、提高精神境界的。三者各有专司,各定其位,各尽其责,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者协调得好,诗的社会作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④经孔子倡导《诗经》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很大引领作用。《诗•雅》中怨刺诗和讽刺诗,开后世讽喻、叛逆诗的先河,成为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之源;铺排扬厉、托古讽今手法,也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托物起兴手法的影响更是明显。网络暴红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的歌词意像《诗经》的译文,如《诗经》中“我爱静女,如鼠嗜米”,网络译成“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静女徐翱,华有刺兮”,译成“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从这两例就可看出《诗经》对后世诗歌创作的深远影响。
以上所述《论语》关于诗的见解,可以称为“诗教理论”,其核心就是“兴、观、群、怨”四字,至今它们已经演变成我国诗歌评价、创作的原则,也可称为文学评论的传统标准。借鉴好这些诗论,对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升国人素质、促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都是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