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鳞宫探幽
文/周葵
濛濛的薄雾被魔术师无形的手舞动着,一会儿漫过青山,一会儿充溢峡谷,一会儿又轻轻地揭开面纱,恰现娇容。太阳也像是和我们捉迷藏,躲在云后,化作朦胧的白玉盘,偶尔又在蓝天白云缝隙间的巧笑,为翠绿的枝叶艳丽的山花戴上七彩珠冠。我们坐在开往恩施龙鳞宫的大巴上,盛赞今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雨后嫩晴,青山滴翠,鸟语花香。一车人笑语喧哗,神清气爽,直奔龙鳞宫而来。
一大股白水,从巨石崚嶒的山洞喷涌而出,喑呜叱咤,势如奔雷,声震耳鼓。一条彩色浮桥,平铺暗河之上,河水幽幽,直泻洞外,成为喑呜叱咤的制造者,此乃龙鳞宫水洞“小三峡”是也。站在浮桥之上,举目四望,唯觉洞深不可测,洞高若苍穹;灯光陆离,美艳闪烁;凉气阵阵,袭人肌肤。龙鳞宫和腾龙洞不同,腾龙洞是旱洞,龙鳞宫则兼备水旱洞穴景观。洞口的“小三峡”,以她秀美的姿容,初现“洞天福地”神秘。洞内四周,穹窿之上,全是毛刺刺,黑塔塔,皲皱丑陋,若龙鳞,似蟾癞,丑到极致,参差不齐杂列乱呈的钟乳石。红红绿绿的灯光,闪闪烁烁,让狰狞的怪石幻化出许多的意象。一块巨石,从峭壁上纵身而跃,仿佛要捕捉水中的飞虫,“金蟾戏水”,引得初入洞穴的游客,啧啧连声,纷纷留影纪念。再前行,凹凸的洞壁上出现了“廪君台”三个大字。“廪君台”旁,碧水岸边还有“盐水女神”四个大字,一段古老的爱情故事顺着河水,慢慢地流来。

“廪君”就是古巴国的创始人巴务相做了部落长以后的称呼。据史书记载,大约原始社会末期,位于清江流域的武落钟离山,有一支从洞庭湖迁徙而来的巴人,居住在临清江岩壁的赤黑两个洞穴里,巴氏之子巴务相生于赤穴,其他四氏之子生于黑穴,他们没有君长,俱事鬼神。有一天,巴务相率五族人来到清江的河滩上,约定谁能把剑掷于半岩的石洞中,就奉谁为五姓的君长。比赛结果,其他四姓的健儿均没掷中,惟巴务相掷中。但四姓并不服气,他们还要比试船技。那时还是原始社会,他们只会造“土船”,不会造木船。他们立定以土船浮于水,不下沉者为胜。结果那四姓的船都沉了,唯有巴务相似有神助,不但船没有沉,还能撑走。通过浮舟掷剑的比赛,巴务相当仁不让地成了五姓的君长,是为“廪君”。巴务相是个有志向的人,做了“廪君”之后,他开疆拓土,率领族人溯夷水而上,一路西行,来到了盐水女神的地盘盐阳。盐阳就是现在的恩施,当时的盐阳水草丰茂,盛产鱼盐。加之地处遐荒,民风淳朴,个性自由奔放。盐水女神没有把巴务相当做入侵者,相反她爱上了巴务相,她希望巴务相不要离开,留下做她的爱人。盐水女神精通巫术,为了留住巴务相,她每天夜晚都化作蠓蠓虫儿,飞到巴务相的住处,与巴务相欢洽私会,第二天又化作蠓蠓虫儿飞走。每次来,蠓蠓虫儿遮天蔽日,让巴务相不辨东西,当然也就不能离开。巴务相不知这虫虫是盐水女神的化身,他看到虫儿飞来,落地化为美女,美女又化为虫儿飞离,以为是妖怪在蛊惑自己。他要摆脱妖怪的纠缠,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割下他头上的一缕头发,送给盐水女神,并告诉她,如果她佩上这缕青丝,他就不走了;如果她不佩戴这缕青丝,他就要离开。盐水女神不知是计,就在胸前佩戴青丝,哪知巴务相立身阳石,拉满弓,搭上箭,照准胸佩青丝的蠓虫儿就射上去,蠓虫儿中箭坠地,随她一起飞舞的虫儿也烟消云散,霎时天清气朗。巴务相继续西行,开疆拓土,建立了疆土广阔的古巴国。“盐水女神”与巴务相的爱情故事,很有点“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悲凉,但也蕴含着原始的野性与浪漫。实际上它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清江流域一场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化的战争,父系氏族战胜了母系氏族,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漫步浮桥,睹怪石而思古,不禁浮想联翩:这里是盐水女神私会廪君的洞穴吗?盐水女神的化身是什么虫儿?萤火虫还是豆娘?据说后来巴务相知道了被他射中的是深爱他的盐水女神,不是妖怪,深感内疚,觉得对不起盐水女神,于是在他死后,化作一只白虎,守护盐水女神的芳魂和这方神圣的领土。因此白虎也就成为土家族的图腾,受到土家儿女的崇拜和祭祀。清江流域属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只要有溶洞,只要溶洞足够大,人们就会演绎巴务相与盐水女神的爱情传说,龙鳞宫也一样。

沿浮桥继续前行,移步换景,景各不同。整个龙鳞宫,有一坛,二府,三峡,九龙,十三厅,二十八珍奇等二百多处景点,每个景点都因物象形,引人入胜。走过“神龙戏龟”,“九龙升棺”,“喊泉”,“麒麟峡”,“之”字阶梯旁的洞壁上,天河倒流,湍急的河水,砯崖转石。银河岸边,繁星闪烁,流动,飘逸,至此宛若腋生双翅遨游于太空一般,令人心旷神怡。天河之上,崖壁更高处,飘来悠扬欢快的土家民歌,一声“黄四姐~~”“干啥子嘛?”脆生生的,让人灵魂出窍。
走上“之”阶梯就进入了旱洞。洞穴的远方,有一黄金宝塔亮闪闪地立在黑暗的远山之上,路标指示,金塔乃“定宫神针”也。逶迤婉转的盘旋路,一线串珠,连缀起一个又一个的景点。未至“神针”,却见“冰川”“冰河”,赫然眼前。冰凌倒挂,晶莹透亮,层层叠叠,水滴铿然。冰川下,一溜暗色斜坡,浅濑匆匆,急奔暗河而去,此乃“冰河”者也。深蓝,浅灰,葱白,冷色灯光,似明却暗,油画一般,做了冰川冰河的背景。流连赞叹之中,不觉伟岸的“定宫神针”,已在眼前。

“定宫神针”名不虚传,上撑天穹,下接地墁,黄红灯光,灼灼其华。皇后娘娘一般,雍容华贵。围绕“定宫神针”的,是大大小小的钟乳石石笋,也都被彩灯装扮得新娘一般,艳丽动人。还有石笋,有的没有长成尖尖的笋芽,却宛若丰收的稻穗,丰腴的大白菜,多头的菜花。“定宫神针”是色彩的欢乐地。大大小小的钟乳石,被红的,黄的,翠绿,艳兰的装扮,个个尽态极妍,楚楚动人。赤橙黄绿青蓝紫,变幻着,闪烁着,欢唱着,若大的龙鳞宫,真如东海龙王的龙宫一般,如梦如幻,似假若真。无需移步,美景犹如旋转木马,让你目不交睫,赞叹连连。
盘旋,婉转,灯光,石影,琼楼玉宇,仙山琼阁。穹窿更高处,还有“迷津洞”“映彩池”无不美轮美奂。身处其间,不禁冒出一个念头:是谁造就这美如天堂的洞天?成就这洞天需要多少年?蓦然,一滴水从穹窿顶落下,不偏不倚,正好打落在我头顶的百会穴,铿然四溅,冰冰凉凉,然却醍醐灌顶般,启迪我的智慧,让我心扉顿开:原来造就这一切的一切,竟然就是这普普通通的饱含碳酸钙的喀斯特地貌特有的小小水滴!水滴,柔弱,渺小,但她却用韧劲造就了这空旷广大的龙鳞宫奇观。龙鳞宫生成于寒武纪,距今已有五亿五千万年的历史了,正是亿万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让“养在深闺人不识”岩洞,摇身一变,变成了人们熙来攘往的热门旅游景点。至此不禁要赞叹,小水滴,大作为!水至于龙鳞宫,居功至伟,功不可没!
中国自古以来,儒道释三家对水俱有名言警句。孔子曰:“智者乐水。”老子云:“上善若水。”禅语云:“善心如水。”至于诗人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小说家的“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老百姓口中的“饮水思源”,操琴者盼望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书法家追求的“行云流水”的至美境界,都有水的踪影,她联系着精神品德至高至美至善的追求。可见,水至灵至性,至善至美。至于习zhu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更是国家最高领导人站在治国理念高度,对绿水青山寄托的雄心伟愿。相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崇高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祖国的万里山河,山会更青,水会更美,人民会更幸福。由此看来,水,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哲学的。一个人对水的认知,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高低的体现。生活在一个用崇高精神理念治理国家的时代,是幸福的。
走着,看着,思着,想着,不觉重新回到龙鳞宫的大门口,依旧水声如雷,震人耳鼓。雾已散尽,太阳躲在云片后,云隙间,蓝天如洗,好一个宜人的碧云天。
2022年6月28日

【作者简介】
周葵,1943年生于湖北省襄阳市。1963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分配至沉湖8250军垦农场,1970年二次分配到湖北省广水市一中执教至退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水市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湖北省教师代表大会代表。热爱教育工作,喜欢舞文弄墨,所写作品,多次发表在《孝感日报》《湖北省人大报》。
